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调研
作者:王锋 日期:2019-07-23 浏览次数:779

2019年7月18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刘宏副司长、标准处处长易军等一行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就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语言文字保护工作等进行调研。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尹虎彬研究员及民族语言学科的专家参加了调研座谈会。
刘宏副司长介绍了调研目的。他说,社科院民族所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重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为我国的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教育部语信司希望认真听取民族所民族语言专家的意见、建议,促进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发展。核心工作是在语言文字信息化规范标准制定过程中,涉及一些语言文字标准的“立、改、废”问题,民族所专家的意见十分重要。
尹虎彬副所长介绍了民族所及民族语言学科的发展历程、学科特色和发展思考。科研处处长王锋研究员就贯彻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加强民族语文工作系统性、积极开展“语言强国”理念阐释和宣传、开展全国性民族语言文字国情调研等问题提出了建议。民族语言研究室主任黄成龙研究员就有声语言的纪录语言学保护、无文字民族语言的标准化问题谈了看法。民族文字文献研究室曹道巴特尔研究员梳理了蒙古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历程,并建议教育部、国家语委统筹蒙古语文正词法的编撰出版工作。民族语言研究室副主任陈国庆副研究员以佤族语言文字为例,建议教育部、国家语委从国家语言文化安全高度,更加重视边疆和跨境民族语言文字问题。民族语言应用研究室韦韧助理研究员对国家语委已经发布的语言文字标准进行了梳理,认为这些规范标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的领域还是空白,建议加强规范标准制定的顶层设计和科研工作引导性。民族语言学科专家高度重视此次调研工作,在外出差的民族语言应用研究室副主任龙从军副研究员等提交了书面汇报。
语信司标准处处长易军就我所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作了反馈和交流。刘宏副司长作调研总结。他指出,本次调研印象深刻,增加了对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及少数民族语言学科的了解,加深了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的认识。相关的建议和意见,语信司深受启发并高度重视,将在下一步工作中予以改进和完善。他对民族所提出三点希望,第一是结合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聚焦重点,深化研究;第二是继续发挥民族研究所的优势,提升民族语言学科的智库功能;三是加强合作、密切联系,特别是加强科研项目的合作,包括科研项目的立项、结项评审工作等,都需要民族所专家的大力支持。
尹虎彬副所长代表民族所对教育部语信司到所调研表示感谢。他指出,民族所完全同意并大力支持民族语言学科与教育部语信司进一步加强工作联系,助推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民族语言学科要找准定位,发扬传统,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民族语言文字事业,在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体系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工作进程中积极发挥作用,促进学科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zgmzy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