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8日-9月19日,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汉藏语言文化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在山东聊城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主办,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汉藏语言文化专业委员会、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中共临清市委宣传部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暨南大学等近40家科研院所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万会教授主持。聊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长林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王锋研究员致开幕辞。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汉藏语言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大勤教授代表专委会汇报了专委会成立以来开展的一系列工作。
赵长林教授介绍了聊城大学的办学历史与在汉藏语言文化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认为本届学术研讨会在聊城大学召开,将有利于打造新文科聊大示范点,对学校的新文科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王锋研究员在致辞中诚挚感谢聊城大学为举办此次会议付出的努力,认为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汉藏语言文化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会议在齐鲁大地特别是傅懋勣先生的家乡召开具有标志性意义,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积极探索,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本届专委会的工作卓有成效,希望新一届专委会为促进中华各民族语言文字研究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组合、线上为主的形式进行。会议分大会主旨发言和分组学术讨论。主旨发言分为上、下半段。在上半段,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孙宏开研究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科院黄行研究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范俊军教授,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原副会长、中国社科院周庆生研究员,南开大学意西微萨•阿错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李锦芳教授分别作了“汉藏语系历史比较研究的新期待”“方言通解度与民族语言方言划分”“促进我国语言调查研究的新常态”“古代通用文字共同体”“汉语羌、戎、吐蕃、羊同之古藏语对音新考”“粤西南琼北‘迈-、美-’类地名来源”的主旨发言。在下半段,山东大学张树铮教授,南昌大学覃远雄教授,北京语言大学王莉宁教授,中国社科院徐世璇研究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国家民委民族语文应用研究院院长曲木铁西教授,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秘书长、中国社科院黄成龙研究员分别作了“胶东特殊地名考”“桂南平话、粤语古开口三四等字介音的消变”“中国方言文化保护的现状与思考”“汉藏语言中的虚词研究”“彝语义诺话味觉词的语义分析”“羌语支语言施事者(施格)标记的形式与功能”的主旨发言。主旨发言包括语言描写研究、历史语言学、民族语言的方言划分、语言调查的范式、古代中国通用文字共同体的构建、地名名词的探讨、语言资源保护等,既涉及少数民族语言,又涉及到汉语与汉语方言,涵盖了汉藏语言的诸多重点与热点问题,信息量大,高屋建瓴,对今后汉藏语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分组学术交流有6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主要围绕语言本体与语言应用两个方面的主题展开。其中少数民族语言本体研究的文章30多篇,主要涉及语音、语法与语义三个领域;汉语与汉语方言研究的文章10余篇,主要涉及语音、词汇、语法与语用等四个领域;语言应用研究的文章近20篇,主要涉及语言资源保护、语言规划、语言现状、国际中文教育等领域。此外,近10篇文章还讨论了民族语言文化、民族文字等议题。与会学者畅所欲言,深入交流,气氛热烈。
闭幕式由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汉藏语言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科院江荻研究员主持。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秘书长黄成龙研究员宣布了经过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的第二届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汉藏语言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等名单。聊城大学刘宾副教授代表专委会与学院作会议总结。江荻研究员作了总结讲话,他对首届专委会的工作和此次会议的学术成果作了高度评价,并宣布大会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