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谭克让研究员于2022年12月27日在北京不幸逝世。谨致诚挚哀悼。
谭克让研究员生于1934年9月15日,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195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1962年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现为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工作。历任民族所科研处副处长、语言研究室主任等职。1994年退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谭克让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民族语言的调查和研究工作。1956年至1957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七工作队川北工作组并任副组长,赴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调查嘉戎语。1958年至1965年带领西藏语言调查组,历时一年,全面调查了藏语卫藏方言。1976年率西藏少数民族考察队,赴西藏察隅、米林、墨脱等县,调查研究门巴族、珞巴族和僜人的历史、社会形态和语言状况。1979年赴西藏阿里地区调查了阿里藏语,历时七个多月,全面调查了阿里地区的藏语。1983年赴西藏聂拉木县樟木口岸,实地调查了跨境而居的夏尔巴人历史状况和夏尔巴语。谭克让研究员还参与组织和领导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编纂、“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以及“中国语言地图集”“世界的语言”等国际学术合作项目。
谭克让研究员学术成果丰硕。出版的代表性著作有《阿里藏语》(1983)、《世界的书面语:使用程度和使用方式概况》(1995)等。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包括《阿里藏语的复元音》(1980)、《阿里藏语构词中的音节减缩现象》(1982)、《藏语拉萨话声调分类和标法刍议》(1982)、《阿里藏语语法形式上的音节减缩现象》(1983)、《藏语擦音韵尾的演变》(1985)、《夏尔巴藏语的声调系统》(1987)、《藏语拉萨话元音、韵母的长短及其与声调的关系》(1991)等。参与的集体性项目有:《藏语简志》(1983)、《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中国少数民族文字》(199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和发展问题》(1993)、《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1994)等。
谭克让研究员在藏语文及方言研究方面成就卓著。他长期关注藏语的全貌、方言的差异和划分、藏语的发展与演变、新词术语等方面的课题进行研究,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研究。他全面调查和描写了阿里地区藏语方言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阿里藏语方言、土语的归属问题。他实地调查了夏尔巴语,确认了夏尔巴语是藏语卫藏方言的一个土语等。
谭克让研究员的逝世,是中国语言文字事业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事业的重大损失。
谭克让研究员千古!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2022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