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论坛第64讲成功举办
作者:周学文 日期:2023-03-16 浏览次数:967

2023年3月15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语言实验研究室、民族语言应用研究室承办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论坛第64讲“颜色认知与民族心理研究”学术讲座成功举办。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认知科学创新引智基地杨群副研究员主讲,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丁赛副所长出席讲座,民族所科研人员、中央民族大学学生近二十人参加了讲座。

 

杨群副研究员

 

颜色是光波作用于人眼而引起的视觉经验,受到语言和文化的影响,每个民族都有特定的颜色文化和颜色认知。针对各民族对颜色的认知,杨群副研究员首先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不同民族如何认知颜色?有何特点?是怎样形成的?她从颜色词与颜色认知、颜色词与颜色认知关系理论、颜色认知与民族心理研究三个方面作了论述。她指出,西方流行的颜色认知关系理论包括语言普遍论、语言相对论、折中理论等。近年来,中国学者提出了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相互作用理论,该理论认为,影响颜色认知有物理、生理、认知、智力、语言与文化的因素,分别属于物理−生理水平、认知−智力水平和社会−文化水平。她认为,探讨不同民族对颜色认知的共性与差异的一个方法是考察不同民族个体的颜色词概念结构。为此,杨群副研究员介绍了一个由几十名维吾尔族和汉族大学生受试者样本组成的颜色辨识实验,该实验旨在探讨不同语言背景的受试者对颜色的辨识和反应时间差异的原因,包括不同语言中对颜色的分类差异、基于民族文化的颜色偏好、民族心理对颜色认知的影响等。

 

会议现场

 

报告结束后,参会学者们就颜色认知相关话题与主讲人进行互动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话题涉及各民族的颜色认知差异及持久性、颜色认知的时变特性、社会政治因素对颜色认知的影响等,并提出颜色认知实验中应考虑受试者样本的均衡性,如性别、经历、教育背景等个体差异。

文章来源:原创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zgmzy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