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要求,推进学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于2023年3月30日召开第十二届理事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民族所”)党委书记赵天晓,所长王延中,副所长丁赛,副所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长王锋莅临会议并作指示。38位学会常务理事、民族所科研处负责学会工作的同志和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参加会议。民族所民族语言学科片研究室编辑部学会和文献信息中心联合党支部书记木仕华研究员列席会议。会议由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成龙研究员主持。
赵天晓书记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取得的成绩。他指出,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是民族所代管的十个学会中管理规范、取得荣誉较多的学会,在民族所的学会管理工作中起到了引领作用。他希望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在规范学会管理、为会员更好服务、发挥平台作用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他特别指出,学会要紧密结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握好学科发展的趋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学科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积极促进语言学科的转型发展,为新时期的民族研究工作做出贡献。
丁赛副所长在致辞中肯定了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形式多样、注重成效的学术活动,以及学会在组织管理、建章立制、规范学会的良性运作中的不断探索。她表示,民族所作为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的代管单位,一直重视民族语言的研究,今后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的各项工作。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成龙研究员代表秘书处汇报了学会2022年的工作。2022年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在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中心、中国社科院科研局、民族所党委和科研处的关心和支持下顺利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完成了十二届理事会换届工作,主办了6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并进一步加强了中国民族语言学网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建设工作,《中国民族语言学报》列入AMI集刊入库刊物,提升了学会的学术影响力。在2023年,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将再接再厉,进一步推进学会工作。
本次常务理事会上,学会下属专业委员会分别汇报工作。民族语文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丁石庆教授、民族语言实验专业委员会主任呼和研究员、汉藏语言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大勤教授、描写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李云兵研究员、阿尔泰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曹道巴特尔研究员、语言类型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黄成龙研究员分别汇报了各专委会2022年的工作和2023年工作要点。
在会议讨论环节,常务理事踊跃发表对学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陈保亚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刘丹青研究员等常务理事均表达了对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和各个专委会工作的肯定。大家认为,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活跃,多个学术会议顺利举办并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反响,不仅集中研讨了一系列具有前沿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了民族语言学科的发展,也充分发挥了培养青年人才、提升了学会学术影响力的作用。多位常务理事建议学会加强统筹协调,更好安排各专委会学术活动。同时进一步加强各高校与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发挥学会的学术组织和学术引领作用。
民族所副所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长王锋研究员在会议总结发言中对民族所党委和所领导班子、科研处以及学会秘书处、常务理事表达谢意。他充分肯定了学会领导和常务理事对学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他认为,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拥有高水平、有担当、想干事的常务理事会,为学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指出,当前会员注册、会员发展和会员服务等工作正在积极开展,学会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学会将进一步加强青年人才培养,更好发挥学术组织和学术引领作用,服务大局、服务社会,促进学科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