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孙宏开先生
作者:中国民族语言学会 日期:2024-08-17 浏览次数:1808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孙宏开先生不幸因病于2024年8月15日13时29分在北京逝世,谨致诚挚哀悼。

 

 

孙宏开(笔名禹岩、民凯),生于1934年12月18日,汉族,江苏省张家港市人。1952年毕业于常熟县沙洲中学(今张家港市沙州中学),同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跟随罗常培、袁家骅、唐兰、高名凯、俞敏等诸位先生系统学习语言学。1954年8月毕业,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77年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2002年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工作,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文献的调查和研究。1963年评为助理研究员,1980年评为副研究员,1986年评为研究员。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长、名誉会长等。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退休。2011年,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1957年在四川理县薛城调查羌语

 

1960年在云南独龙江途中经过沼泽地

 

1976年5月在西藏察隅调查僜人语言

 

2005年6月在四川甘洛调查尔苏语

 

孙宏开先生把一生献给了新中国的民族语文研究事业,学术成果丰硕。作为民族语言工作者,他翻过岭,渡过江,走遍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万水千山。出版专著30多种,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有60多种(篇)翻译成了英文、法文、日文和西班牙文。曾在境外的60多所科研机构或高校做过学术报告。他长期坚持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田野调查,先后调查了30多种汉藏语系语言,其中首次发现并作了系统研究的语言有15种。他系统开展汉藏语系历史比较研究,丰富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谱系分类,深入探讨藏缅语语法问题,提出了语言识别的理论和方法,推动了民族语言规划和应用研究。他首次提出建立藏缅语族羌语支语言的学术观点,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普遍采纳。

 

 

 

 

孙宏开先生长期担任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的领导,他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全国民族语文工作者开展民族语文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活动,整合国内外相关机构和高校的力量,组织多项大型攻关课题,出版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积极发挥学会对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学术支撑作用,为中国语文事业和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牵头修订再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作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这套丛书曾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2005年国家民委决定对民族问题五种丛书进行修订再版,他主要负责语言简志的修订工作。修订后的简志包括60种少数民族语言,约1000万字,由民族出版社于2009年分6卷合订出版。

 

 

(2)组织出版《中国的语言》(孙宏开、胡增益、黄行主编,商务印书馆,2007年)。该书是一本语言国情专著,360余万字,历经几代语言学家的努力,历时50余年的实地调查,集合国内90多名作者的成果。这项工作是中国民族语言研究的基础成果,反映了中国语言国情的基本概貌,在国内外学界的影响很大。

 

 

(3)出版英文专著《中国的非汉语及方言》(Speakers of the Non-Han Languages and Dialects of China)和《中国140种语言百科全书》(An Encyclopedia of the 140 Languages of China:Speakers, Dialects, Linguistics Elements, Script, and Distribution)。《中国的非汉语及方言》于2002年由美国埃文·美林(Edwin Mellen Press)出版公司出版,共303页,介绍了中国境内5个语系、10个语族、20多个语支共12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中国140种语言百科全书》于2017年由美国埃文·美林出版社(Edwin Mellen Press)出版,共3册,1600多页,介绍了中国140种语言的基本情况,包括每种语言的地理分布、使用人口、概况描写、方言分区以及文献文字等。该书的出版得到了国际语言学界的大力支持,马提索夫(Matisoff)写了序言,伯纳德·科姆里(Bernard Comrie)等语言学家写了出版推荐信。

 

 

(4)出版英文专著《阿侬语语法》(A Grammar of Anong: Language Death under Intense Contact)。该书是作者应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奇科分校之邀,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的合作成果,于2009年由荷兰莱顿布里尔学术出版社出版。该书描写了阿侬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变化以及在藏缅语族中的历史地位,是作者几十年来对阿侬语跟踪调查的心血结晶,对于濒危语言、语言接触、语言演变以及语言类型学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5)组织出版“中国新发现语言研究丛书”。这套丛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内容比语言简志丰富,篇幅也比语言简志大,每种一般都在25万字以上,有的已经超过40万字。从1997年开始,截至目前已经出版了48种。

 

 

(6)组织出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研究丛书”。这套丛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政府组织了大批人力、物力和财力,调查研究各少数民族语言的内部差异,每个语言都收集了不同数量调查点的方言资料。这套丛书的出版进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深入发展。截止目前已经出版了18种。

 

 

(7)组织出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系列词典丛书”。这套丛书先后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和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东亚部的资助和支持。一般来说,调查一种语言的词汇时,尤其是濒危语言,收集3000-4000个常用词比较容易,但是收集到4000条以上就比较困难,收集到6000条以上就非常困难了。截止目前已经出版了22种。

 

 

(8)利用现代化手段,整理汉藏语系资料,建成面向汉藏语系历史比较研究的各种语言或方言的词汇语音数据库“汉藏语词汇语音数据库检索系统”和“东亚语言语音词汇数据检索系统”。“东亚语言语音词汇数据检索系统”是在“汉藏语词汇语音数据库检索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建而成,汇集了我国境内外与汉藏语系相关的汉语、侗台语、苗瑶语、藏缅语、南岛语、南亚语以及部分学者对语系、语族、上古汉语的构拟资料,共包括有360多种语言或方言,总词条数目约60万条。每种语言或方言词汇语音数据量不完全统一,多则5000余条,少则1300余条。此外,该数据库还收录了10余部汉语与民族语言双语词典。

 

 

(9)在大型语音数据库的基础上组织出版《汉藏语语音和词汇》(孙宏开、丁邦新、江荻、燕海雄主编,民族出版社,2017年)。该书分为上、下两册,约554万字,得到了国家出版基金、香港政府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及信息化科研项目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国际合作局、老干部局、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荷兰皇家科学院、荷兰亚洲研究院(IIAS)、荷兰莱顿大学等单位的支持和帮助。它的出版对国内外汉藏语系历史比较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0)组织出版“汉藏语同源词研究丛书”。汉藏语系语言主要分布在东亚大陆和海岛上的近千种语言,包括6大语言集团,即汉语、藏缅语、苗瑶语、侗台语、南亚语和南岛语。除汉语外,每个语言集团都包括数十种乃至数百种语言。汉藏语系假设一直是国内语言学界和国际汉藏语学界关注的重大学术问题。各个语言集团内部的发生学关系基本上已经争议不大,但各个语言集团之间的发生学关系则众说纷纭。截至目前已经出版了4卷。

 

 

(11)组织出版《中国民族语言文字大辞典》(欧阳觉亚、孙宏开、黄行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该书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少数民族语言学者的研究成果,包括700多部专著和3000多篇学术论文。这些成果都是学者们多年来在某一领域潜心研究的成果,或者填补了某一领域的空白,或者对某问题有了新的发现,提出了新的看法和搜集到新的资料。该辞典萃取其精华,以便读者能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作进一步深入的探究。

 

 

(12)组织出版“中国濒危语言志·少数民族语言系列丛书”。从2015年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启动以来,主要负责少数民族(濒危)语言调研项目的布点、执行及验收等管理工作。作为主编之一,该套丛书得到了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孙宏开先生在汉藏语系(尤其是藏缅语族)语言研究方面成就卓著。他站在民族语言学科发展的高度,总结了学科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指出了学科发展的诸多新方向。他的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了科研奖励,例如专著《藏缅语族羌语支研究》于2016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藏缅语语料库及比较研究的计量描写》于1996年获得国家科技信息系统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论藏缅语族中的羌语支语言》于2004年获得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论文《关于原始汉藏语音节结构的理论思考》于2015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离退休人员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专著《八江流域的藏缅语》于2017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七届离退休人员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等。从1986年开始,孙先生长期受邀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会议,较早引进国际上关于濒危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推动了国内濒危语言的记录、保护和抢救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0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和文化部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领导接见。2020年被教育部、国家语委授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个人称号。

 

 

 

鉴于孙宏开先生对中国民族语文事业和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做出的杰出贡献,2019年,在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成立40周年学术会议上,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授予他“中国民族语言研究终身成就奖”。

 

 

 

孙宏开先生的逝世,是中国语文事业特别是少数民族语文事业的重大损失。

孙宏开先生千古!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

2024年8月16日

【燕海雄 拟稿‖ 黄成龙 修订‖ 王锋 审定】

(本文转载自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微信公众号)

文章来源:转载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zgmzy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