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术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系
类型:大学院系
邮箱:
电话:
传真:
简介: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系的前身可追溯至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1949年设的维吾尔语科和中央民族学院于1951年设立的维吾尔语教研组。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系的发展历史与新中国成立和建设的辉煌历史紧密相伴。 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高等学校专业学科建设史上虽几经归属更迭,她在本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普遍公认和不可代替的。 (一)专业创建至建系 (1949—1951—2004) 维吾尔语言文学是中央民族大学创办最早的学科专业之一,是在1949年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创办的维吾尔语专业和1951年中央民族学院创办的维吾尔语专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的。再往前追溯,我国内地高等学校的维吾尔语教学始自 1947 年原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边政系,其开拓者为李森先生。 1949年原中央大学边政系的部分师生合并到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成立维吾尔语科,创办了我国(内地)高等教育史上第一个维吾尔语专业。 1949年9月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下设的维吾尔语科开始招收学习维吾尔语的本科学生,开启了我国维吾尔语专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先河。当时专业课程教师有从原中央大学来北京大学东语系的李森和郭应德两位先生,另有1950年从民族出版社和新疆日报社临时抽调的伊布拉音 • 穆铁义先生和吾守尔先生。 1949-1951年期间,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维吾尔语科共招收4个班21名学生。但这批学生后来随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维吾尔语科转到中央民族学院后,在中央民族学院维吾尔语专业毕业。 1951年6月我们党和国家为培养当时全国民族工作急需的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创办了中央民族学院并设立维吾尔语专业。同年11月维吾尔语专业开始招生,当时有1个班12 名学生,专业课程教师有钟棣华先生。 1952年9月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维吾尔科的全体师生并入中央民族学院维吾尔语专业。至此,当时在北京地区从事维吾尔语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全部力量均集中于中央民族学院维吾尔语教研组。其后,维吾尔语专业同分别于1953年、1957年设立的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专业归并到一起成立第三(突厥语言)教研室,隶属于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 1954年11月哈米提 • 铁木尔先生因维吾尔语教学工作的需要从新疆调到中央民族学院,担任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领导,开始了他在中央民族学院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长达38年的富有开拓精神的教学和研究生涯。 1951-1964年期间,根据当时全国民族工作需要,维吾尔语专业以招收汉语高中毕业的学生为主,主要培养从事维吾尔语言教学和研究的专门人才。这期间维吾尔语专业共开办10个本科班。期间,于1955年为配合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普查工作的展开和加强语言研究队伍的建设,开办了一个语言学短训班,培养了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20名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业人才;1957年还由前苏联突厥语言专家捷尼舍夫教授执教,开办了一个突厥语研究班,培养出10名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从事突厥语言研究的高级人才。 1964 年中央民族学院原语文系分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和汉语言文学系,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所属的第三(突厥语言)教研室隶属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1965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开始,直至1970年中央民族学院停止招生。 1971年起,中央民族学院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1971-1975年期间,维吾尔语专业为培养当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工作急需的翻译人才招收汉 - 维翻译专业学生,共开办了 11 个班。另于1975年开办了一个翻译进修班,培养了28名翻译人员。 1976年根据国家民委的安排,在著名古突厥语专家耿世民教授的主持下,开办了古代突厥语班,培养出18名当时急需的古代突厥语文研究与教学人才,这对我国突厥语文学研究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77 年高考制度恢复以后,1978 年起中央民族学院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恢复全面培养本专业专门人才的 4 年制本科教学。从此,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重新步入了正规的大学本科学生的培养。 1979年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成为全国首批获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硕士学位授予点 之一,同年开始招收和培养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4年起,为了全面提高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汉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制由原来的4年制改为5年制。 1986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的建制进行调整,把原来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分为三个系。于是,在维吾尔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文学和柯尔克孜语言文学3个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独立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二系。 1993年中央民族学院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成为全国首批获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博士学位授予点之一,开始招收和培养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3年9月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招收了一个四年制的汉 - 维经贸翻译班,培养出25名从事汉 - 维经贸翻译的专门人才。 1994年6月中央民族大学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的基础上成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1995 年 1 月,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所属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二系改名为突厥语言文化系,1997 年改名为维吾尔 - 哈萨克 - 柯尔克孜语言文学系(简称维哈 柯语系),隶属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1995年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维吾尔)语言文学学科成为教育部“文科基础 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 2001年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维吾尔)语言文学学科设立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2002年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维吾尔)语言文学学科由部委级重点学科提升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2002年9月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招收维 - 英 - 汉专业方向的学生27名,尝试培养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领域的多语人才。 2004年4月15日,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发文( 民 大 党 发 [2004]31 号 文 件)决定,原维吾尔 - 哈萨克 - 柯尔克孜语言文学系一分为二,在其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正式成立维吾尔语言文学系,隶属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维吾尔语言文学系的成立标志着维吾尔语言文学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已进入成熟阶段。她的成立是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建系后的快速发展 (2004—至今) 维吾尔语言文学系成立后,借助中央民族大学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上的优势,依托学校“985工程”和“211工程”项目建设在办学规模、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 维吾尔语言文学系成立时,在册本科 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共有190名学生;到2014 年维吾尔语言文学系在册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人数达到 322 人,增长 78%。维吾尔语言文学系成立时,在职教职工有14 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 2 名;到2014年维吾尔语言文学系在职教职工已达到20名,其中教授 4(+2)名,副教授4名。 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根据当时的人才需求虽然招收过维吾尔语言(零起点)、汉语—维吾尔语翻译、维吾尔语言文学、维—英—汉翻译等方向的学生,但至 2004 年维吾尔语言文学系成立时,本科专业只有传统的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方向。2011年维吾尔语言文学系作为《国家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开始招收(零起点)维吾尔语专业方向的学生。2014年起传统的维吾尔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规定由5年制改回4年制。 建系至 2005年,维吾尔语言文学系只有属于中国少数民族(维吾尔)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一个硕士点的现代维吾尔语言文学、古代维吾尔(突厥)语言文学、察哈台维 吾尔语言文学、汉语—维吾尔语翻译与双语比较研究等4个研究方向到2012年增加到二级学科两个专业的现代维吾尔语、察哈台维吾尔语言文学、古代维吾尔语言文学、维吾尔文学、汉语—维吾尔语翻译与双语研究、维吾尔语—汉语翻译与双语研究等 6 个 研究方向。 建系至 2005年,维吾尔语言文学系只有属于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和中国少数民族(维吾尔)语言文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到 2014 年增加到中国少数民族(维吾尔)语言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 文献学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研究方向有 形式语言学、西域—中亚文献的语文学与语 言学研究、田野语言学与语言档案化、维吾尔语言文化、察哈台维吾尔语言文学研究等。 经过65年的艰难发展历程,通过三代学人的不懈努力,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系从最初的一个教研组(只有一个专业 班、十二名学生、一名专业课教师),发展成为今天拥有四个本科专业方向、一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的维吾尔语言文学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网站网址:http://uyghur.muc.edu.cn/
责任人/上级单位:系主任:艾尔肯·阿热孜
通讯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
邮编:100081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zgmzy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