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研究机构
邮箱:gxskymzyjs@163.com
电话:
传真:(0771)5852899
简介:民族研究所的职责:主要开展以广西及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族经济、政治、历史、文化、宗教和以壮泰族群为重点的跨国民族问题等学科和专业研究,探索广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少数民族发展的理论问题和现实对策。
广西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是省级多学科、综合性、民族问题专业学术研究机构。其前身为广西社会科学院壮学研究中心(对外称“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1年8月16日;2007年3月12日,更名为“广西社会科学院壮学研究所”;2012年12月27日,更名为“广西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同时,为加强对民族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下设“民族旅游研究所”和“民族经济研究所”。
一、研究方向与任务
民族研究所主要开展以广西为重点兼顾西南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历史、文化、宗教和跨国壮泰族群等基础理论与应用对策研究。主要任务有:
(一)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体系研究;
(二)承担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重大课题研究,包括国家、自治区重点哲学社会科学和软科学研究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为各级党政机关提供政策建议,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
(三)开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应用对策研究,为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和对外开放合作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咨询;
(四)研究东南亚、南亚跨国民族问题,尤其是壮泰族群合作发展问题,为促进对外开放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关注和研究民族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
二、人员和机构
民族研究所现有在编研究人员7人,其中副研究员5人,助理研究员2人,获聘“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
广西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前身壮学研究中心的创始人和第一任主任、副主任分别是岑贤安、潘其旭研究员。此后,李甫春研究员曾担任过壮学研究中心主任,赵明龙研究员担任过民族研究所所长,潘其旭、杨昌雄、栗庆品、莫小莎曾分别担任过副主任(副所长)。现任副所长覃娟(主持工作)。
民族研究所现管理1个学会和《壮学丛书》办公室。
(一)学会:即广西民族发展研究会,为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管理的自治区级学会,主要开展广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等领域研究。现有会员9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82人。
(二)《壮学丛书》办公室:负责广西《壮学丛书》日常事务工作,包括《壮学丛书》课题立项、跟踪管理、成果评审、出版、图书发行等具体工作。
网站网址:http://www.gass.gx.cn/html/minzu/
责任人/上级单位:副所长:覃娟
通讯地址:广西南宁市新竹路5号
邮编:5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