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额尔敦
研究领域-----
古蒙古语、现代蒙古语及其方言和回鹘蒙古文
姓名:
哈斯额尔敦
来自:中国
出生:1934--
籍贯: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
职称:教授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教授
所在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个人基本信息:
1952年毕业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蒙古师范学校,1952年至1957年在内蒙古师范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习、工作。1954年至1957年在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研究班学习。1953年至1990年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工作,1991年调至中央民族大学。曾任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副主任、总支书记、校和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职称评委会委员、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国家民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委、国家民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翻译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图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现任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顾问、国际蒙古学家协会会员等职。获自治区劳动模范和自治区高校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与其他老师一起培养了近100名硕士研究生。20世纪50年代参加了中国蒙古语族语言和蒙古语方言的调查研究工作,组织领导了敦煌石窟和内蒙古阿尔寨石窟回鹘蒙古文题记、榜题考查研究工作,参加了中央民族大学两届蒙古语言文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组织和教学工作,多次参加了国内外学术研讨会。
从事工作及专长:
古蒙古语、现代蒙古语及其方言和回鹘蒙古文
科研成果:
主要编著有:《汉蒙语法比较》,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57年;《简明蒙古语成语词典》(与那仁巴图、丹森等人合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77年,1981年修订;《蒙古语基础》(与那仁巴图合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78年;《语言学基础》,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现代蒙古语》(修订版主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6年,获教育部全国大中专院校少数民族文字优秀教材二等奖;《达斡尔语与蒙古语比较》(与拿木四来合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汉蒙名词术语分类词典》(自然科学部分,副主任),1990年;《阿尔寨石窟回鹘蒙古文榜题研究》(与丹森等人合著),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东乡族等部分主编),民族出版社1997-1999年;《蒙古族大辞典》(副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内蒙古语》(与巴音巴特尔等人合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蒙古口语语法》(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主要论文有:《语音的三个特征和蒙古语的吐气与不吐气辅音》、《蒙古语成语简论》、《关于蒙古语新词术语的若干问题》、《关于我国蒙古语基础方言和标准音问题》(与那仁巴图合写)、《关于我国蒙古语方言的划分》(与那仁巴图合写)、《察哈尔土语语音系统》、《蒙古语鄂尔多斯方言语音特点》、《蒙古书面语与方言土语的短元音比较》、《蒙古书面语长元音音节与方言土语的长元音比较》、《蒙古语<孝经>及其词汇初探》、《蒙古文<孝经>研究》、《有关蒙古语逆同化型元音和谐律的几个问题》、《1240年大紫微宫蒙古文碑文研究》、《蒙古书面语与方言的辅音比较》、《鄂尔多斯方言与标准音比较》、《<华夷译语>研究》、《敦煌莫高窟元代回鹘蒙古文<图勒黑图古思题记>释读》,《内蒙古社会科学》、《蒙古文<孝经>的数范畴》、《蒙古文<孝经>的格》、《莫高窟第61窟甬道南壁回鹘蒙古文题记释读》(汉文,与嘎日迪等人合写,蒙古文)、《阿尔寨石窟第19窟B20回鹘蒙古文榜题释读》、《安西榆林窟第12窟前室甬道北壁回鹘蒙古文题记释读》(与嘎日迪等人合写)、《敦煌石窟回鹘蒙古文题记考查报告》(与嘎日迪等人合写)、《鄂尔多斯阿尔寨石窟、敦煌石窟回鹘蒙古文榜题、题记研究概况》、《鄂尔多斯阿尔寨石窟回鹘蒙古文榜题概述》(与嘎日迪合写)、《肃北蒙古口语语音与标准音比较》、《蒙古文<孝经>的构词法》、《蒙古书面语的历史分期》、《内蒙古语文献概述》、《榆林窟第12窟道尔吉题记释读》(汉文,与巴音巴特尔等人合写)、《蒙古语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减音现象》、《蒙古书面语与标准音词汇读音比较》、《<普度明太祖长卷图>及其回鹘蒙古文之考》、《<普度明太祖长卷图>第一段回鹘蒙古文研究》、《<普度明太祖长卷图>第二段回鹘蒙古文考释》、《<普度明太祖长卷图>第三段回鹘蒙古文研究》、《<普度明太祖长卷图>第四段回鹘蒙古文研究》、《<普度明太祖长卷图>第五段回鹘蒙古文研究》、《<普度明太祖长卷图>第六段回鹘蒙古文研究》、《<普度明太祖长卷图>第四段回鹘蒙古文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