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家学者
海峰
研究领域----- 双语现象、双语教学、中亚东干族语言文化
姓名: 海峰
来自:中国
出生:1964-
籍贯:新疆奎屯
职称:教授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教授,硕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 新疆大学语言学院

个人基本信息: 1981年9月-1985年7月就读于新疆大学维吾尔语专业,1985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1992年9月-1995年7月在新疆大学中语系攻读研究生,1995年7月获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1998年9月-2001年7月在中央民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7月获中国少数民族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1年作为访问学者在吉尔吉斯斯坦进修一年,2005年作为访问学者在俄罗斯进修学习半年。2006年1月始担任新疆大学语言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双语现象、双语教学、中亚东干族语言文化。近年来主持课题5项,其中国家教育部课题1项,自治区级课题1项,新疆大学校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译文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部,参编著作及教材多部,并担任新疆大学2007年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汉语精读》的主持人,同时兼任新疆汉语学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理事、新疆留学人员联谊会副秘书长等社会职务。

从事工作及专长: 双语现象、双语教学、中亚东干族语言文化

科研成果: 著作:合著《新疆民族语言分布状况与发展趋势》,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年;专著《中亚东干语言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2003年。 课题:共主持过或正在主持课题五项:(1)《中亚东干族语言文化研究》;(2)《建立少数民族习得汉语偏误语料库》;(3)《东干社会语言学研究》;(4)《维汉中介语语料库的建设与开发》(省部级);(5)《中亚东干族语言孤岛现象研究》(国家教育部项目)。 论文:几年来发表双语研究、东干语研究论文20余篇,主要有:《古代维吾尔人名的特点》、《试析中亚东干语中的借词》、《老乞大——研究东干语的一份参考文献》(俄文)、《东干语概况》、《东干语研究概况》、《应当建立少数民族习得汉语偏误语料库》、《中亚东干语-M y“们”的使用特点》、《中亚东干族的双语化进程及其民族语言观的形成》、《“东干”来自“屯垦”》、《论东干语的发展》、《中亚东干语的语言学价值》。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zgmzy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