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家学者
呼和
研究领域----- 少数民族语言
姓名: 呼和
来自:中国
出生:1962--
籍贯:
职称:研究员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研究员

所在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

个人基本信息: 2003年9月在赫尔辛基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实验语音学方向),2006年5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学科带头人引进,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语音与言语科学研究工作。是我国少数民族语音与言语科学学科带头人之一。他曾积极参与了我国蒙古语实验语音学学科的创建工作,是我国蒙古语实验语音学的第一位硕士,也是在国外获得少数民族实验语音学的第一位博士。在少数民族语音与自然话语处理领域开展了开拓性和创新性的工作,撰写并出版了三部学术专著,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用蒙、汉、英文发表了50多篇学术论文。完成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774035,60465001,10874246),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YY055)和1项教育部重点项目(MZ115-77)。目前,正在承担我院重大A类项目(0900000112)。参加过几项国际国内重大项目,积累了较丰富的语音生理、声学研究经验和项目管理能力。

从事工作及专长: 少数民族语言

科研成果: 代表作: 《蒙古语语音声学分析》(蒙古文版),与确精扎布合作,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A Basic Study of Mongolian Prosody. Publications of the Department of Phonetics, University of Helsinki, Series A, 45. ISBN 952-10-1347-8, ISSN 0357-5217, Hakapaino Oy, Helsinki 2003;《蒙古语语音实验研究》,中国蒙古学文库丛书,辽宁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 已发表论文:Antti. I & Huhe. H. (2005), Acoustical comparison of the monophthong systems in Finnish, Mongolian and Udmurt,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35/1;《关于蒙古语的音节问题》,载《民族语文》1998年第4期;呼和,鲍怀翘,陈嘉猷合作《关于“蒙古语语音声学参数数据库”》,载JOURNAL OF THE ALTAIC SOCIETY OF KOREA,No.12, 1998;《蒙古语元音声学分析》,载《民族语文》1999年第4期;呼和,陈嘉猷,郑玉玲合作《蒙古语韵律特征声学参数数据库》,载《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第1期;《关于蒙古语词的突显问题》,载《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2001年第2期;《蒙古语辅音腭化问题研究》,载《民族语文》,2005年第2期;呼和,陶建华,格根塔娜,张淑芹合作《蒙古语单词自然节奏模式》,载《中国语音学报》第一缉,商务印书馆,2008年4月;《蒙古语词重音问题》,载《民族语文》,2007年第4期;乌日格喜乐图,哈斯其木格,呼和合作《鄂伦春语词首音节短元音声学分析》,载满语研究》,2010年第4期;《“共同蒙古语”辅音系统的演变模式》,载《中国语言学集刊》(Bulleti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BCL),Volume 4.1,2010年;包桂兰,哈斯其木格,呼和合作《基于EPG的蒙古语辅音发音部位研究》,《民族语文》,2010年第3期;乌吉斯古楞,呼和合作《蒙古语陈述句和疑问句语调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zgmzy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