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家学者
黄布凡
研究领域----- 藏语和藏缅语
姓名: 黄布凡
来自:中国
出生:1933--
籍贯:江西兴国
职称:教授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教授

所在单位: 中央民族学院

个人基本信息: 1953年自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藏语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92年评为教授,1980-1993年任语言所藏缅语研究室主任,1996年退休。1997年2-6月和1999年2-6月应聘为台湾清华大学语言学研究所客座教授,2002年1-7月应聘为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主要要担任语音学、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汉语语法、藏语文、藏文文献等本科基础课程的讲授,带领学生赴西藏实习共历时2年。1988年起至1995年担任过三届汉藏语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开设过藏语文、敦煌古藏文文献、语言调查研究、历史语言学、羌语支概论、汉藏语概论等课程。

从事工作及专长: 藏语和藏缅语

科研成果: (1)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参加过全国少数民族语言大普查,担任1954年5-7月青海省蒙族、土族语言调查组组长。参加过《藏语口语词典》和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藏族文学史》的编写工作。(2)八十年代参加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重点项目 马学良主编的《汉藏语概论》(羌语支部分)的编写工作(199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民族出版社出修订版)。为收集资料1987年于四川甘孜州调查道孚、扎坝、贵琼等语言,1988年于四川凉山州调查吕苏、纳木兹、史兴、普米等语言。合作编译了《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选编(译注)》(民族出版社,1983年)、《藏族动物故事选(藏汉对照)》(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佛经故事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1985年;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年)、《西藏地震史资料汇编》(西藏人民出版社,1981年)、《藏族民歌选(藏汉对照)》(民族出版社,198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等译著。(3)九十年代合作编著了《普通语言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藏缅语十五种》(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藏缅语新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4年)、《电脑辅助汉藏语词汇和语音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等论著。合作编译藏文历史名著《拔协(增补本译注)》(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主编《藏缅语族语言词汇》(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4)2000年以来出版了《藏语藏缅语研究论集》(现代中国藏学文库,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拉坞戎语研究》(中国新发现语言丛书,民族出版社,2007年)、《羌语研究》(中国羌学文库,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2006年。与周发成合著)等论著及译著《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献译注》(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年。与马德合作)。(5)自1981年至今发表了有关藏语和藏缅语研究的论文40多篇。主要有:《古藏语动词的形态》、《十二、十三世纪藏语(卫藏)声母探讨》、《从巴尔蒂话看古藏语语音》、《藏语方言声调的发生和分化条件》、《藏语词汇演变的速率和方式》、《玉树藏语的音变规律及其方言地位》、《白马话支属问题研究——白马话与藏语历史比较》、《敦煌<藏汉对照词语>残卷考辨订误》、《<尚书>四篇古藏文译文的初步研究》、《藏缅语的“马”与古汉语的“駹”》、《藏缅语声母对韵母演变的影响》、《藏缅语动词的趋向范畴》、《藏缅语动词的情态范畴》、《原始藏缅语动词后缀*-s的遗迹》、《原始藏缅语动词使动前缀*s-的遗迹》、《同源词比较词表的选词范围和标准——以藏缅语同源词比较词表的制订为例》、《从藏缅语同源词看藏缅族群的史前文化》、《羌语的体范畴》。此外,根据亲自调查的第一手材料写成羌、木雅、道孚、扎坝、吕苏、纳木兹、史兴、拉坞戎等8种语言的概况发展在有关期刊和论集上。论文《藏语方言声调的发生和分化条件》与《原始藏缅语动词后缀*-s的遗迹》被译成英文先后刊登于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主办的期刊Linguistics of the Ttibeto-Burman(藏缅语语言学)Volume 18.1-Spring 1995和Volume 19.1-Spring 1996。(6)为《敦煌学大辞典》(季羡林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藏学大辞典》(丹珠昂本等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婚姻家庭词典》(陈克进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等词书各撰写了数十条词条。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zgmzy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