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衔:
研究研究
所在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语音学与计算语言学重点实验室
个人基本信息: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专业硕士(1988),汉藏语言学专业博士(2000)。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语音学与计算语言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汉藏语言学奖金评奖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教育部民族语言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中文信息学报》编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语文》编委,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特聘教授,《东方语言学》编委,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民族语言自然语言处理工作和藏语语法、汉藏语理论研究,并主持或参与多项少数民族语言计算机应用研究和资源开发工作。近20年来在《计算机学报》、《中国社会科学》、《中文信息学报》、《民族语文》、《方言》、《当代语言学》、《语言学论丛》、《中国藏学》、《语言科学》、《语言研究》、《民族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等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约120余篇,撰写和出版论著或译著5部,主编《中国民族语言工程研究新进展》专业论文集。论著《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历史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2003年获得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一等奖,200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荻曾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藏语大规模真实文本语料库研究”、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术语标准化委员会“藏文拉丁字母转写方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词典与规则的藏语分词系统研究”和“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藏语语法属性库研究”等课题,并设计开发出大型“汉藏语同源词计算机检索系统”和“《蒙古秘史》全文电子检索系统”等多项应用软件。开发了国际音标字库及输入法软件“蓝蝶国际音标系统”。近年来,曾应邀两度访问日本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访问荷兰莱顿大学及荷兰皇家科学院亚洲研究所、法国国家社会科学院东亚语言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学术机构,分别开展合作研究及讲学访问。
从事工作及专长:
汉藏语理论、汉藏语言学、现代藏语语法和计算语言学
科研成果:
已发表的主要论文有:《书面藏语排序的数学模型及算法》(江荻,康才畯)、《20世纪的历史语言学》、《语音材料与语音表达方式的演变》、《藏语述说动词小句宾语及其标记》、《现代藏语的机器处理及发展之路》、《汉藏语系研究历史沿革》(孙宏开,江荻〈执笔〉)、《现代藏语派生名词的构词方法》、《藏语拉萨话的体貌、示证及自我中心范畴》、《The Electronic Data and Retrieval of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Mongols》(<蒙古秘史>古文本的电子化与数据检索)、《藏语文本信息处理的历程与进展》、《汉藏语同源词数据库及软件设计研制报告》、《现代藏语组块分词的方法和过程》、《汉藏语系属研究的文化人类学方法综论》、《<元朝秘史>电子文本检索系统的研制》(第一作者)、《藏文的拉丁字母转写方法--兼论藏文语料的计算机转写处理》、《现代藏语动词句法语义分类及相关句式》、《藏缅语言元音的上移和下移演化》、《论声调的起源和声调的发生机制》、《藏语db-音类的演化过程及时间层次》、《藏语sr-声类变化的扩散与中断》。
主要著作及译著:《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历史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1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版);《藏语语音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义都语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国际语音协会手册:国际音标使用指南》(译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中国民族语言工程研究新进展》(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藏文字符手册》(编辑排版中)。
设计开发或发布的软件系统: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论著文摘数据库网络版(2000年);汉藏语同源词数据库检索系统1.0版(2001年);汉藏语同源词数据库检索系统2.0版(2003年);汉藏语同源词数据库检索系统网络版(2004年);<蒙古秘史>全文电子检索系统(2005年);藏语语法属性电子词典(2007年),蓝蝶国际音标输入系统(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