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姜竹仪
来自:中国
出生:1934-
籍贯:北京市
职称:副研究员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副研究员
所在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个人基本信息:
195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语文系纳西语专业。当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工作,同年5月参加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队纳西语调查组,任务是普查云南和四川境内的纳西语分布和使用情况、纳西族的社会历史。调查了四十多个点的材料,通过普查、搜集材料,对各地纳西语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并独立完成纳西语方言分布图的绘制,为纳西语的方言划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1957年参加《纳西拼音文字方案(草案)》的制定工作。该方案(草案)于1957年3月在昆明召开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上通过。以后在丽江一部分小学教师和干部中试验推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57年底参加白语调查组任小组长,任务是调查约12个点的白语语音、语法、词汇及有关的社会、历史材料;调查整理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白语材料,为以后选择白语文字问题和白语调查报告提供资料。1959年被分配到云南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任秘书工作。当时少数民族地区掀起学习汉语文的浪潮,到云南澜沧县拉祜族地区参加扫盲。1960年回北京民族研究所,从事民族语言《简志》编审工作。开始为写纳西语简志做准备。1961年4-10月,被派到出国人员学习班进修俄语半年。后因故没有成行。1963年调到学术秘书室任秘书工作。1966年-1979年任语言室秘书工作。1979年回到民族所语言室第三研究组(藏缅语组组长)从事纳西语研究。同年5月赴纳西地区宁蒗县永宁坝调查纳西语东部方言,为编写《纳西语概况》和《纳西语简志》积累材料。同时协助傅懋勣先生编写《白蝙蝠故事》东巴文的释译工作。
从事工作及专长:
纳西语
科研成果:
主要业绩:(1)《纳西语概况》,载《民族语文》1980年第3期。(2)1984-1985年,两次出差无锡市,协助《傈僳-汉语词典》编写,负责汉语拼音和校对。(该书已出版);(3)《纳西语话语材料》,(载《民族文语》1988年第6期);(4)与盖兴之先生合写《纳西语在藏缅语言中的地位》(载《民族语文》1990年第1期)。参加编写《中华文明史》一书。负责少数民族古文字部分组织工作,并编写《东巴文》词条。(1994年6月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纳西文》(载《中国少数民族文字》1992年10月。)《积极推行纳西文提高纳西族文化》,载《民族语文》1994年第3期。《纳西语》,载《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另外,参加了一些集体项目。著作:《藏缅语语音和词汇》,本人负责编写纳西语东、西部两个方言的语音系统和词汇材料,(该书于1991年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一书。(1994年12月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1989年赴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县境内,调查三个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为中国、加拿大合作项目(世界的书面语使用程度和使用方式概况)一书提供材料,编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