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金鹏
来自:中国
出生:1909—1991
籍贯:北京
职称:研究员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研究员
所在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个人基本信息:
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在西陲文化研究院做《汉藏大辞典》的工作,后在南开大学中文系、长春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任教。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藏语组组长,1987年退休。
主要从事藏缅语族,特别是藏语的研究。上世纪30年代参加《汉藏大辞典》的编辑工作,1978年改名为《汉藏双解大辞典》时也参加了部分工作。40年代至50年代参加调查藏语方言和阿坝地区的嘉戎语。1956年任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七工作队副队长,指导藏语、羌语、嘉戎语的普查工作。
从事工作及专长:
藏缅语族研究
科研成果:
著有《藏语拉萨、日喀则、昌都话的比较研究》,这是一部有关藏语方言的比较语法,主编《藏语简志》,全面扼要介绍了藏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方言和文字系统。论文《藏语动词屈折形态在现代拉萨话里衍变的情况》对屈折形态和非屈折形态参差并存的现象做出了解释,《论藏语拉萨口语动词的特点与语法结构的关系》一文,指出动词有四个特点:(1)动词有自主与不自主的区别;(2)判断动词和存在动词各有一对含有不同语气的词;(3)动词的式、时态的表达方式,在动词后面加附加成分再加辅助动词,或者在动词后面直接加辅助动词;(4)在动词后面加附加成分或一定的名词可以使动词名物化。其中第1、2、3的特点与现代口语的式、时态、体有关;1、4特点与句子结构有关。《藏语拉萨话判断动词和存在动词的用法》对这两个特殊动词的用法做了详细介绍。《藏语拉萨话动词的式及其表达方法》和《西藏现代口语动词的时态和体及其表达方法》两文全面介绍了动词的语法范畴和表达方式。《藏语动词表三时的屈折形态简化的两种途径》一文指出表三时的屈折形态的简化,可以通过代表一定历史层面的藏文书面语的屈折形态和现代口语进行比较,另一个途径是从口语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看,是用一种形式代替了另一种形式,使得与书面语的屈折形态形式有所简化和差别。
金鹏在1949年用法文发表了《嘉戎语研究》(Etude Sur le Jyarung 《汉学》第3、4期合刊,约6万字)。该文根据大量的材料对嘉戎语的语音、语法体系做了详细描写,并与藏语做了比较。嘉戎语的语音和语法系统很复杂,它在藏缅语族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