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家学者
李大勤
研究领域----- 理论语言学、语言调查及汉藏语语法专题研究、汉语语法及语用研究、对外汉语教学
姓名: 李大勤
来自:中国
出生:1964--
籍贯:江苏赣榆
职称:教授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个人基本信息: 1987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1990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汉文系,获硕士学位。2000年6月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博士学位;同年10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师从孙宏开先生做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10月博士后出站后应聘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工作。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理论语言学、语言调查及汉藏语语法专题研究、汉语语法及语用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等。 李大勤先后参与国家重大科研课题一项、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曾对中国境内格曼语、达让语、苏龙语、崩如语、扎话等种少数民族语言展开过实地的调查描写工作。在《民族语文》、《当代语言学》、《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等专业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四部及译著一部,分别是《格曼语研究》、《XP的VP及相关问题研究》、《Vs前多项NP及汉语句子的语用构型分析》、《苏龙语研究》、《语言风格学》。参与编著两部,分别是《中国语言学年鉴1995-1998》、《中国的语言》。

从事工作及专长: 理论语言学、语言调查及汉藏语语法专题研究、汉语语法及语用研究、对外汉语教学

科研成果: 主要代表作为《苏龙语研究》和《藏缅语代词和名词的“数”——藏缅语“数”范畴研究之一》。 《苏龙语研究》在对我国西藏自治区隆孜县三安曲林乡苏龙语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写成的。在语音描写方面,本书报道了两个方面的新发现:送气音节和韵腹卷舌现象。在词汇描写方面,本书吸收了语义学研究领域业已成熟的语义场理论和语义特征分析法,对“亲属”系统等词汇子语义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在语法描写方面,全书结合当代语言学一些成熟的理论成果,揭示出了许多值得关注的特殊语法现象。 《藏缅语代词和名词的“数”——藏缅语“数”范畴研究之一》一文指出:就藏缅语来说,人称代词的“多/复数”与名词的“复/多数”之间存在着使用相同的形式标记、使用不同的形式标记、人称代词的部分人称使用与名词相同的“复/多数”标记三种情况。文章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名词“数”表达系统的更新一般来说要先于或快于人称代词“数”表达系统的更新。认为人称代词自身的“封闭性”及使用上的高频性是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基本因素,而语言中固有的形式和意义或功能的不对称性是人称代词的“数”系统中出现多种系统交叉或并存等叠床架屋现象的根本原因所在。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zgmzy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