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衔:
教授,硕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
个人基本信息:
从1976年至2003年,9次一人奔赴中缅、中老、中越边境考察中国孟高棉诸民群体语言文化和抢救拍摄正在改变或已经改变消失之前的孟高棉人文村寨习俗遗址等内容的原生态照片数百幅,其中有1/10的照片已经公开发表。1979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进修越南语,结业后在《民族译丛》上发表《老挝各语族语言的地理分布》和《越南北方的孟高棉民族》2篇译文。1980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进修高棉语,结业后撰写论文《克木语初探》,参加1979年中央民族大学科学讨论会笔会。该文内容后在1982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一期上以《勐腊的克木人概略》一文发表,引起国内外学术界注目。同年8月,应邀赴丹麦哥本哈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会上宣读论文《The Khmu peop1e in China and their socia1 customs》。1984年这篇论文在日本《民族学志》刊出并出抽印单行本。同年,该文被收入当年美国社会科年鉴。1988年8月至1989年7月应邀赴瑞典隆德大学访问。同时,应邀参加第21届汉藏语言及南亚语言国际会议。在会上宣读论文《Some Pho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Kammu/Khmu Languages in China》,后来该稿的中文版本《我国克木语的一些语音特征》,收录在中央族大学民族学系编辑出版的《民族·宗教·文化·语言》一书中。退休后,继续完成国家课题和继续承担《The Motifs of Mon-Khmer Groups in China》 21世纪课题。
从事工作及专长:
南亚语系诸民族群体语言文化
科研成果:
专著有:《佤汉简明词典》(第三作者)、《布朗语简志》(第一作者)。主要论文有:《克木语初探》、《佤语概况》(第二作者)、《老挝境内各语族语言的地理分布概略》、 《越南的民族名称与成分》、《国外有关克木人的研究情况》、《中国的孟高棉概略》、《我国南亚语系诸民族群体》、《我国南亚语系诸语言特征初探》、《我国南亚语系诸语言纪略》、《布朗族》、《漫谈东南亚某些民族的渊源及其特征》、《南亚语系》、《欧美有关佤语的研究》、《孟高棉语族特征概要》、《我国孟-高棉诸民族群体人名考释》、《佤族人的姓名》、《布朗族人的姓名》、《德昂族人的姓名》、《莽村考察》、《我国克木语的一些语音特征》、《布朗族文化史》、《克木人的识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