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家学者
李得春
研究领域----- 朝鲜语
姓名: 李得春
来自:中国
出生:1938--
籍贯:吉林省延边
职称:教授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 延边大学朝鲜语言文学系

个人基本信息: 1963年大学毕业后至今,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全国优秀教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 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际韩国语教育学会中国代表,中朝韩 日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常务理事、阿尔泰语言学分会副主席。出版了20 余部著作:发表了百余篇论文。

从事工作及专长: 朝鲜语

科研成果: 专著有: 《朝鮮語自學讀本》(1976年)、《廣播講座朝鮮語》(1,2,3),1981-1983年);《朝鮮語語彙史》(1987年);《漢朝詞典》(共編,1989年)、《朝鮮語基礎敎程》(1),1990年)、《速成朝鮮語自學讀本》(1,2,3)(1992年)、〈〈初級朝鮮語》(1992年)、 《漢朝語言文字關系史》(1992年)、《朝鮮語漢字語音硏究》(1994年)、《古代朝鮮語文選及中世朝鮮語槪要》(上,下)(1996年)、《韓文與中國音韻》(1998年)、《朝鮮對音文獻標音手冊》(2002年)、《韓國語標準語法》(2002年);《簡明韓國百科全書(言語文字部分)》(1999年)、《朝鮮語歷史言語學硏究》(編)(2001年)、《光復後朝鮮語論著目錄指針書》(2001年);《民族语的研究和传播》(纪念论丛第二部)(2003年);《朝鲜语发达史》(2006年)、《朝鲜语语言历史研究》(2006年);《韩中语言文字关系史研究》(上,下)(2006年)。 论文有:《朝鮮語中的滿語借詞與同源成分》、《漢語上古音在十六世紀朝鮮漢字音中的遺存》、《〈四聲通解〉今俗音初探 》、《對〈飜譯朴通事〉漢語標音的初步監別》、《〈老-朴諺解〉的中國語借辭及其演邊》、《朝鮮學者的明淸漢語音韻硏究》、《借字標記和中國音韻學》、《關於〈蒙古語詞和朝鮮語詞的比較〉中的朝鮮語詞》、《國漢字词与汉语的结构和词义区别》、;《商榷中國的朝汉双语中所提出的问题》、《關於標記在朝鮮諺解書中的近代漢語舌尖元音》、《鮮語(母語)敎育面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近代朝鮮文獻中的漢朝對音轉寫問題》、《漢淸文鑒》、《訓民正音與中國音韻學》、《關於來母的高麗譯音》、《關於韓國語語言史觀》(概要)、《关于韩国语词汇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朝鲜王朝的汉语研究及其主要成果》、《世纪之交韩国语新词中的汉字词》、《历代韩国汉韩翻译简述》、《关于韓國漢字詞标准的管见》、《国学在中国的发展》、《朝鮮語系属硏究》、《试析汉源汉字词和韩国独有汉字词》、《古代韩国汉字特殊用法综述 》、《朝鲜语汉字词和汉源词》。 科研项目有:(1)1996年-1998年 国家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重点項目(96ayy014)《明淸時期朝鮮的飜譯韻書中所反映的近代漢語音韻體系》;(2)2001-2003教育部重大项目“中国文字音韵与韩国语言文字生活”;(3)2004∼2007 延边大学<211>建设项目 “朝鲜语历史语言研究”;(4)2005∼2006 国家“十一五”教材规划项目《新时期韩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 “韩国语语法教程”(上海外教出版社);(5)2006.6-2009.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延边朝鲜族朝汉双语问题研究”。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zgmzy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