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家学者
李范文
研究领域----- 西夏文和西夏史
姓名: 李范文
来自:中国
出生:1932--
籍贯:陕西西乡县
职称:研究员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研究员

所在单位: 宁夏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个人基本信息: 在西夏陵园发掘工地工作达7年之久,积累了大量原始材料,写出了一批专著。如《西夏陵墓出土残碑粹编》、《西夏研究论集》,合著有《西夏官印汇考》、《西夏简史》等。为了解决《夏汉字典》的注音问题,研究了西夏人所著的韵书《同音》、词书《番汉合时掌中珠》,写出了《同音研究》(70余万字)、《宋代西北方音》(50余万字),进而出版了《夏汉字典》(150万字)。此间还合著有《西夏文(杂字)研究》、西夏文《〈圣立义海〉研究》等著作。 在西夏学研究方面还写了一批具有很高价值的论文,多次荣获宁夏社会科学一等奖。例如《试论西夏党项族的来源与变迁》一文,揭开了西夏遗民消失之谜;《西夏官印汇考》揭开了西夏官印之谜;《〈掌中珠〉复字注音考释》,揭开了西夏文复字注音之谜;《西夏皇裔今尚在》揭开了西夏王胄并未被成吉思汗斩尽杀绝之谜。由于他在西夏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1984年获宁夏回族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86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2002年他编著的《夏汉字典》荣获“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2006年12月,又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多次应邀出国讲学和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1986年随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赴苏考察,同年赴匈牙利参加国际乔玛藏学会,发表了《中国西夏学的回顾与展望》;1995年,赴奥地利参加国际藏学会,发表了《藏传佛教对西夏的影响》;1996年应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之邀,前往讲学并进行学术交流,培养日、韩、中三国硕士、博士、副教授、教授共11名,并与中岛干起合著《电脑处理西夏文〈杂字〉研究》一书。同年应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之邀前往讲学,同时在清华大学、文化大学、中兴大学以及国立历史博物馆讲授西夏历史和语言文学;1999年,应日本东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之邀赴日讲学,发表了《二十世纪西夏学回顾与展望》;2000年应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等之邀请,赴台湾参加西夏文输入电脑鉴定会。 主编了《西夏语比较研究》、《西夏通史》(国家重点项目),主持召开了“首届中国西夏学术讨论会”(1981年)、“首届西夏国际学术讨论会”(1995年)。并任圣雪绒西夏研究院院长、中国宁夏西夏学研究会会长。此外,还为出版俄藏黑水城西夏文献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同陕西师大、首都师大、北京师大、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校合作,共同培养西夏学博士生,目前还在培养着一名外国留学生。 2007年主编的《西夏研究》第1辑-第8辑陆续出版,10月份,他主编的《西夏通史》一书又荣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两届连续获此殊荣。2008年,他主编的《夏汉字典》(修订本)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增加内容10万字。

从事工作及专长: 西夏文和西夏史

科研成果: 《西夏陵墓出土残碑粹编》、《西夏研究论集》,合著有《西夏官印汇考》、《西夏简史》等;为了解决《夏汉字典》的注音问题,研究了西夏人所著的韵书《同音》、词书《番汉合时掌中珠》,写出了《同音研究》(70余万字)、《宋代西北方音》(50余万字),进而出版了《夏汉字典》(150万字)。此间还合著有《西夏文(杂字)研究》、西夏文《〈圣立义海〉研究》等著作。 在西夏学研究方面还写了一批具有很高价值的论文,多次荣获宁夏社会科学一等奖。例如《试论西夏党项族的来源与变迁》一文,揭开了西夏遗民消失之谜;《西夏官印汇考》揭开了西夏官印之谜;《〈掌中珠〉复字注音考释》,揭开了西夏文复字注音之谜;《西夏皇裔今尚在》揭开了西夏王胄并未被成吉思汗斩尽杀绝之谜。1986年随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赴苏考察,同年赴匈牙利参加国际乔玛藏学会,发表了《中国西夏学的回顾与展望》;1995年,赴奥地利参加国际藏学会,发表了《藏传佛教对西夏的影响》;1996年应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之邀,前往讲学并进行学术交流,培养日、韩、中三国硕士、博士、副教授、教授共11名,并与中岛干起合著《电脑处理西夏文〈杂字〉研究》一书。同年应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之邀前往讲学,同时在清华大学、文化大学、中兴大学以及国立历史博物馆讲授西夏历史和语言文学;1999年,应日本东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之邀赴日讲学,发表了《二十世纪西夏学回顾与展望》;2000年应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等之邀请,赴台湾参加西夏文输入电脑鉴定会。 主编了《西夏语比较研究》、《西夏通史》(国家重点项目),主持召开了“首届中国西夏学术讨论会”(1981年)、“首届西夏国际学术讨论会”(1995年)。并任圣雪绒西夏研究院院长、中国宁夏西夏学研究会会长。此外,还为出版俄藏黑水城西夏文献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同陕西师大、首都师大、北京师大、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校合作,共同培养西夏学博士生,目前还在培养着一名外国留学生。 2007年主编的《西夏研究》第1辑-第8辑陆续出版,10月份,他主编的《西夏通史》一书又荣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两届连续获此殊荣。2008年,他主编的《夏汉字典》(修订本)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增加内容10万字。

学者风采: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zgmzy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