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家学者
李云兵
研究领域----- 描写语言学、语言类型学、历史比较语言学、中国南方民族语言语法学
姓名: 李云兵
来自:中国
出生:1968--
籍贯:云南弥勒县
职称:研究员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研究员

所在单位: 南方民族语言学研究室

个人基本信息: 1987年9月考入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三系(现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学习语言学,1991年5月通过学位论文《汉藏语系辅音韵尾发展演变研究》,1991年6月获语言学学士学位,1991年7月1日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现为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工作,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1992年4月~12月在山东省陵县土桥镇挂职锻炼,任经济委员会副主任。1993年9月考入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系(现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攻读语言学专业社会语言学方向的硕士学位,1996年6月获文学硕士学位。1999年9月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攻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汉藏语比较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2002年6月获文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200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是苗瑶语族语言,兼及仡-央语群语言、孟高棉语族语言和社会语言学,2001年3月~4月到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2001年8月被聘为副研究员。2003年9月~2006年2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师从刘丹青教授做中国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后合作研究,完成博士后出站报告《中国南方民族语言语序类型研究》。2006年9月~2009年8月在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师从潘悟云教授做中国语言文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博士后合作研究,完成博士后出站报告《苗瑶语比较研究》。2007年7月~8月到荷兰皇家科学院亚洲研究所(荷兰莱顿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1年7月迄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是描写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类型学、历史比较语言学、中国南方民族语言语法学,研究对象是中国南方民族语言及少数民族使用的汉语方言土语。现任南方民族语言学研究室副主任,2008年12月任研究员。

从事工作及专长: 描写语言学、语言类型学、历史比较语言学、中国南方民族语言语法学

科研成果: 李云兵参与或主持完成多项重要课题,田野调查足迹遍及湖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目前,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0部。已出版专著:《巴哼语研究》(与毛宗武合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拉基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苗语方言划分遗留问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炯奈语研究》(与毛宗武合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布庚语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花苗苗语动词的语义及结构特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 研究报告与学术论文:《苗语川黔滇方言名词的前加成分》、《贵州省黔西县铁石苗语语音研究》、《威信hmongb xid话的语音及其在苗语研究中的地位》、《富宁hmong shad苗语及其集团语的语音研究》、《苗语川黔滇次方言的状词》、《苗语历史语言学的最新成果--<苗语古音构拟>述评》、《现代畲语有鼻冠音声母》、《贵州省独山县新民苗语的方言归属》、《贵州省望谟县油迈瑶族所操语言的方言归属问题》、《炯奈语的方言划分问题》、《布干语人称代词的格范畴》、《苗瑶语语音的基本理论和现实研究》、《论双语的副作用:双语向单一语言过渡对母语和母文化的削弱》、《苗语方言比较中的几个语音问题》、《论母语危机:原因与对策》、《论苗语动词的体貌》,载《中国民族语言文学论集(2)》、《论苗语名词前缀的功能》、《苗语的形态及其语义语法范畴》。 现主持和研究的项目:(1)《苗语研究导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重点课题;(2)《苗瑶语的形态类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重点课题;(3)《普标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中国新发现语言调查研究”课题;(4)《优诺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中国新发现语言调查研究”课题; (5)《巴那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中国新发现语言调查研究”课题;(6)《中国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史》,中国社会科学院B类重大课题(7)《苗语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学者风采: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zgmzy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