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衔:
教授
所在单位:
贵州民族学院
个人基本信息:
1984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哲学专业,同年分配到贵州民族学院人事处工作。1986年调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任教学工作,此后一直在贵州民族学院从事侗族语言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现为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兼民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校学科带头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1985年以来,先后任“侗族语文”、“侗语方言比较”、“民族文化学”、“侗族语言与文化”、“贵州少数民族语言概论”、“民族古籍”等课程的主讲。1989年7月-1990年7月中央民族学院民语三系侗族语言文学专业进修学习一年,师承杨 权、郑国乔两位教授;2001年1月至12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语言学院访问学习一年,师承艾杰瑞教授;2003年7月-2004年7月,在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修班学习;
1998以来,先后任第四届、五届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语言学会副会长;贵州省侗学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文联委员会;贵州省社科联委员;贵州省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理事;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工作经历有:1988年至1990年,主持贵州省“九•五”社科规划项目《贵州省志•侗语志》编写工作;1995年至1996年,主持云南社科院《中国各民族节日祭会大事典•侗族》的编写工作;1998年至2003年,参加《侗汉英大词典》 的编写工作;2003年8月,主持云南大学“民族村寨调查”课题中的“侗族村寨调查”工作;2003年至2005年,主持贵州省教育厅课题“互相依存理论与侗汉双语教学研究”。2004年至2005年,主持贵州省省长基金课题“民族教育与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研究”。2004年至2005年,主持国家民委委托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侗族卷》的编写工作。2005年1月至9月,主持省教育厅委托项目“民族地区小学民汉双语教学教材”的编写工作。2005年7月至8月,主持省贵州省文联项目“贵州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图典”的调查编纂工作。
从事工作及专长:
侗族语言文学
科研成果:
主要学术著作有:《侗族》(民族知识丛书)与杨权、郑国乔合著,民族出版社1997年9月。《侗族大歌琵琶歌》编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The Dong Language in Guizhou Prevince.China》(贵州侗语),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出版社,1998年。《侗语研究》,专著,25万字,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专著,48万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The Kam People of china》(中国侗族),英国伦敦Routledge Curzon 出版,2003年10月。
发表的语言学学术论文有:《侗语中的古汉语举例》、《侗族与铜鼓》、《“巫山云雨”神话考释》、《侗水语称官为“mo”原于楚语考》、《澳斯特罗-泰语》(译文)、《侗语同仡佬语词的比较研究》、《侗语录和阿眉斯语》、《侗族族称考释》、《“鸡歌”与魂灵信仰》、《侗水语“斗笠”一词的来源》、《汉藏语言关于动物量词“头”的来源》、《贵州榕江县宰荡小学侗汉双语教学实验及其实施情况报告》。
学者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