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马伟
来自:中国
出生:1970--
籍贯: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职称:副教授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副教授
所在单位:
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
个人基本信息:
1988年至1993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1993年至今在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期间曾获得福特国际奖学金,前往美国堪萨斯大学人类学系攻读硕士学位。回国后,仍在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任副教授。多年来,马伟致力于民族语言文化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并始终关注人口较少民族的社会发展情况。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有关民族语言文化等方面的论文二十篇左右,出版著作数部。在中国当代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少数民族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文化等也发生着重大变化。一些民族语言使用范围日趋缩小,传统民族文化逐渐消失,在实现这些民族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待他们的独特语言和传统文化一直是他所思考的问题。目前,他正在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濒危语言——撒拉语研究”。
从事工作及专长:
撒拉语
科研成果:
2001年,由马伟、马建忠、凯文(Kevin Stuart)完成的《中国撒拉族民俗》(The Folklore of China’s Islamic Salar Nationality)在美国由埃迪文•麦伦出版社(The Edwin Mellen Press)出版。该书共260页,由撒拉文、国际音标、英语对照写成。马伟负责该书所有撒拉语内容的撰写,并与马建忠共同将其翻译成英语,凯文完成最后的英语编辑工作。全书共十章,包括导言、来源、人物传说、家庭道德、兄弟故事、神话、笑话、谚语、歌曲等。作品内容绝大部分根据马伟田野调查中的录音撰写而成,一小部分根据马伟自己的讲述撰写。美国突厥语和汉语学家杜安霓(Arienne Dwyer)给此书作序,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这是目前唯一的用撒拉语撰写的有关撒拉族民间文学的著作,该书几乎包括了撒拉族民间文学的最主要的几种文学形式。
论文《The Xunhua Salar wedding》,发表于《Asian folklore studies》(日本),1999年10月。该文是一篇有关撒拉族婚礼方面的文章,但却收录了用撒拉语撰写的撒拉族最传统的哭嫁歌、祝婚词等。其中的祝婚词是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撒拉语祝婚词,对研究撒拉族语言、文化等都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2004年,和马成俊教授共同主编《百年撒拉族研究文集》,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1063页,包括了百年来有关撒拉族研究的约200万字的论文,其中有撒拉族语言方面的论文30篇。
2006年4月参加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亚洲研究国际研讨会,和杜安霓博士共同宣读了“祖先的语言:消失的撒拉族传统婚礼中的文化遗产与现代性”的论文。
2007年11月参加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的青海省撒拉族研究会学术研讨会,作了“撒鲁尔王朝与撒拉族”的发言。该文虽是有关撒拉族历史来源方面的文章,但对撒拉语的系属问题及与国外突厥语的对比有着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此文2万多字,收于当时研讨会的资料汇编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