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蒙朝吉
来自:中国
出生:1935- 2010
籍贯: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
职称:副研究员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副研究员
所在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个人基本信息:
1958年毕业于广西民族学院瑶语专业班,当年分配到原中科院民族研究所,从事瑶族和畲族语言研究工作。为了要编写《汉瑶词典》和《瑶族语言简志》,在已故的罗季光先生的指导下,先后到广西的都安、蒙山、金秀和广东的乳源、连南和湖南的宁远等瑶族地区进行重点核对材料和深入补充调查。为了编写《畲语简志》,从1974年开始,毛宗武先生三次到广东、福建、浙江和江的畲族地区进行语言和社会历史调查。后来到广西的金秀和三江的瑶族村寨去核对两个点的词汇和音系材料,并录制音档。为了保护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于1985年,编写《中国少数民族语言音档瑶族布努语》作为全室各语言组参考的范本,并把布努语的语音、语法、词汇和长篇故事材料录制存档。1986年,为了完成与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合作的任务,到广西的都安、大化、巴马三个瑶族自治县和马山、南丹、东兰、凌云、田东和龙胜、泉州和湖南的兰山、宁远等县的瑶族地区进行文化教育和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
从事工作及专长:
瑶族和畲族语言
科研成果:
个人著作。专著有:(1)《汉瑶词典》(布努语),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2)《瑶族布努语方言研究》,民族出版社,2001年。文章有:(1)《畲族》(《地理知识》1979年第10期);(2)《畲语属苗语支补证》(《民族语文》1993年第二期);(3)《瑶族布努语1-4调的形成和发展》(《民族语文》1983年第2期);(4)《瑶族布努话连续变调初探》(《语言研究》1985年第1期);(5)《苗族瑶族畲族的“人”字试析》(《民族语文》1987年第6期);(6)《瑶族“努”字解》(《广西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五十年代的瑶语大普查》(《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合写的专著:(1)《瑶族语言简志》毛宗武、蒙朝吉、郑宗泽著,民族出版社,1986年。(2)《畲语简志》毛宗武、蒙朝吉著,民族出版社,1986年。论文:(1)《博罗畲语概况》(毛宗武、蒙朝吉,《民族语文》,1982年第1期);(2)《试论畲语的系属问题》(毛宗武、蒙朝吉,《中国语言学报》,1985年第二期)。本论文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77年-1991年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参加集体合写的专著:《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世界的书面语:使用程度和使用方式概况》,拉瓦尔大学出版社,1995年。《田野调查实录》,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上述前两部集体著作都荣获了集体奖。
根据2005年5月,国家民委召开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修定实施方案的精神要求,把原来《瑶族语言简志》分为三本来写,蒙朝吉负责编写《瑶族布努语简志》。根据原来本所语言室的计划,蒙朝吉与蒙凤姣编写的《瑶汉词典》(布努语)已于2007年9月交出打印稿,作为社科院成立30周年的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