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家学者
纳﹒才仁巴力
研究领域----- 蒙古族语言
姓名: 纳﹒才仁巴力
来自:中国
出生:1955--
籍贯:青海省德令哈市
职称:译审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译审

所在单位: 青海省人民政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翻译室

个人基本信息: 1982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系蒙古语专业,毕业分配到青海社会科学院从事蒙古族语言研究工作;1993年调到青海省人民政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翻译室工作到今,后任翻译室副主任、副译审、译审。

从事工作及专长: 蒙古族语言

科研成果: 出版的专著有《青海蒙古族简史》(合著)、《青海百科大辞典》(合著)、《青海风俗简志》(合著)、《青海蒙古族英雄史诗》(搜集整理)、《青海蒙古族民歌》(搜集整理)、《汉蒙语言比较与翻译理论新谈》(编著)、《青海蒙古族非物质文化研究》(著)、《海西德令哈旗志》(合著)。 发表的学术论文有:(l)《科尔力格蒙古语音位系统分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5第一期);(2)《浅谈青海蒙古语地名的翻译》(《柴达木报》2000年11月29日版);(3)《“霍尔”语源浅议》(《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第一期);(4)《从语言学的角度谈“白兰”一词的含义》(《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一期);(5)《论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蒙古语文》2002年第七期);(6)《蒙古语地名杂谈》(《柴达木报》1999年5月26日版);(7)《浅谈“德都蒙古”一词的含义》(《柴达木报》2002年11月2日版);(8)《谈“东木达”与“东木达都”的区别》(《柴达木报》2003年4月15日版);(9)《蒙古酒令初谈》(《柴达木报》2000年10月11日版);(10)《蒙古族信仰习俗与生态观浅议》(《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第一期)。 翻译作品及其它文章有:(1)《青海蒙古族简史》(合译);(2)《文化遗产的一份重要贡献》(《柴达木报》2002年8月28日版);(3)《历史悠久的扎藏寺》(《柴达木报》2002年7月3l日版);(4)《要振兴民族,先要发展教育》(《柴达木报》2000年9月6日版);(5)《〈蒙古秘史〉一个特殊价值的经典巨著》(《柴达木报》2001年5月30日版);(6)《在那遥远的地方》(札记,《内蒙古日报》2001年6月16日版)。 另外,1995年第二次全国民族语文翻译优秀论文评选中本人提交的《浅谈复句组成的公文标题翻译技巧问题》一文获三等奖。2001年在全省第二次民族语文工作理论研讨会上本人提交的论文,谈《新时期公文翻译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一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并颁发了荣誉证书。2003年在第十次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学术讨论会上本人提交的论文,《蒙古族翻译札记》,被选为大会参会论文,并在论文评奖中被评为二等奖,2006年在青海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奖中,《汉蒙语言比较与翻译理论新谈》一书荣获三等奖。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zgmzy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