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觉亚
研究领域-----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和粤语研究
姓名:
欧阳觉亚
来自:中国
出生:1930--
籍贯:广州市
职称:研究员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研究员
所在单位: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壮侗语组
个人基本信息:
1949年秋就读于广州市中山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系,1953年夏毕业,并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组工作。1954年夏参加广西壮语方言调查组,1956年以后调查组定名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一工作队。1956年7月调海南岛参加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一工作队海南分队,进行黎语方言调查研究的工作。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1964年以后合并至民族研究所)成立后,在壮侗语组工作,曾任壮侗语组组长和研究所学术委员。历任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和粤语研究,早在1952年冬,受广东民族事务委员会的邀请,参加省民委组织的疍民情况调查组,赴中山县、阳江县一带调查粤西疍民的语言。1953年毕业时以粤西疍家话与广州话的比较研究为内容作为大学毕业论文。参加工作后,1954年夏,受桂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之约,参加广西壮语调查队,调查研究壮语方言。在袁家骅教授的带领下,调查了广西壮语北部方言右江土语、桂边土语、桂北土语和部分柳江土语。参加调查材料的整理和壮语方言土语的划分、壮文方案的设计等工作。在广西语言文字研究指导委员会研究科任词汇组组长,负责编写壮汉词汇,兼任壮语调查研究训练班教员,培养壮语编译研究骨干。1956年广西壮文学校成立后,兼任广西壮文学校语音学教员,负责九个班的语音学课程,培养壮文研究人员和教学师资。1956年,被委派参加第一工作队海南分队,到海南岛参加调查研究海南黎语,任工作队业务秘书,兼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语委会研究科科长,参加设计黎文方案,并主持黎汉词典、黎语语法和语音研究等工作。1959年夏工作队撤回北京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1959年秋受所领导的委派,与所内人员和延边朝鲜族来所工作学习人员组成朝鲜语调查组,到吉林和延边州各地调查朝鲜语,目的是观察朝鲜语的语调和声调问题。1976年春,参加西藏门巴、珞巴、僜人综合考察队到西藏喜马拉雅山区墨脱县和米林县,步行到县内各地调查门巴语、珞巴语。1980年以后到广西“三岛”调查京语。80年代以后多次与人合作调查海南西部的村语和三亚回族的回辉话。除了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以外,对自己的母语广州话也作了多年的调查研究,并利用这个优越条件把南方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粤方言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发现二者存在深层的关系。1981年在汉语方言研讨会成立大会及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根据已掌握的材料提出“汉语粤方言有一个古越语底层”的问题,这一提法可以解释现今的粤方言里为何存在大量的与壮侗语相同的词、语音特点及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粤方言里的这些来源于古越语的特点一直保存至今。建议方言研究者应该把汉语方言研究和南方民族语言研究结合起来。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这次研讨会以后,陆续有些方言学者就某一方言的古越语底层问题发表了不少文章。研究古越语底层问题成为方言学界的兴趣。
从事工作及专长: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和粤语研究
科研成果:
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20多年里,出版了有关上述诸语言的专著有:《壮汉词汇》(初稿本)(集体编纂,负责人之一)、《黎语简志》(二人合作)、《门巴、珞巴、僜人的语言》(四人合作)、《黎语调查研究》(二人合作)、《珞巴族语言简志》(崩尼-博嘎尔语)、《京语简志》(三人合作)、《黎汉词典》(多人合作,主编之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集体著作,主编之一)、《村语研究》、《壮语方言研究》(六人合作)、《少数民族语言与粤语》。在粤方言研究方面出版的专著有:《广州话方言词典》(三人合作,香港)、《普通话广州话的比较与学习》、《广州话词典》(三人合作)、《粤方言地区普通话学习手册》(三人合作)、《广州话、客家话、潮汕话与普通话对照词典》(四人合作)、《广州话俗语词典》(3人合作)。此外还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分卷和语言文字分卷有关黎语词条的编写和《辞海》一些词条的编写;《中国黎族》第三章《语言》(二人合作)。发表过的论文主要有:《黎语概况》(二人合作)、《声调与音节的相互制约关系》、《汉语粤方言里的古越语成分》、《海南岛村话系属问题》(二人合作)、《运用底层理论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关系》、《两广粤方言与壮语的种种关系》、《从词汇上看台湾原住民族语言与黎语的关系》(二人合作)。另外,在粤语研究方面发表了《广州话语音研究》(三人合作)、《广州话的语气助词》、《广州话某些语气助词音变与语义的关系》、《普通话里的粤方言词语》、《广州话某些方言词探源》。
获奖情况:《黎语调查研究》获民族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金语言文字学优秀奖;《壮语方言研究》获2001年民族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著作二等奖。
学者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