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家学者
潘其旭
研究领域----- 壮族文化研究工
姓名: 潘其旭
来自:中国
出生:1938—
籍贯:广西德保县
职称:研究员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研究员

所在单位: 广西社会科学院壮学研究中心

个人基本信息: 1961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戏剧系理论专业,同年留校从事民族艺术研究教学工作。1963年至1980年,历任广西文化局《广西群众文化资料》编辑室编辑、广西文联《广西文艺》编辑部副组长、广西壮剧团党支部书记。1980年调广西社会科学院,先后任《学术论坛》编辑部文学组组长、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壮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曾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西南民族学会副会长。现任广西壮学学会副会长,广西民俗学会副会长,广西民族博物馆专家顾问组组长。

从事工作及专长: 壮族文化研究工

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主要有:《壮剧历史及其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探讨》、《广西壮族歌圩调查》、《从语言上看壮、老、泰的历史文化关系》、《壮语词序顺行结构的A+B思维模式与汉语次序逆行结构的B+A思维模式的比较研究》、《从地名比较看壮族与泰族由同源走向异流》、《壮族麽经布洛陀的文化价值与壮族观念文化体系》、《壮族“嘹歌”的文化内涵》。出版的专著有:《壮族歌圩研究》,主编《壮族百科辞典》。参与主持编纂《古壮字字典》、《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等。 潘其旭为知名的壮学专家,他提出的“那”(稻作)文化理论、万物“波乜”(公母)观哲学思想和壮语的“A+B” 思维模式等原则性的学术观点,在学术界颇有影响。

学者风采: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zgmzy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