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潘正云
来自:中国
出生:1956--
籍贯:四川省冕宁县
职称:教授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教授
所在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学生工作部
个人基本信息:
1978年春考入西南民族学院语文系彝语言文学专业,1982年初毕业留校任教,大学本科,1983年9月至1984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语言理论。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作访问学者。2002年10月晋升为教授,先后担任过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代理系主任等职务,现任西南民族大学学生工作部正处级调研员。社会兼职:四川省民族语言学会理事,四川省彝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小学彝文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
从事工作及专长:
彝语
科研成果:
参加编纂:《彝族民间故事选》,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9月;《汉彝语典》,1990年获省政府一等奖;《彝文字典》,1992年获省政府三等奖;《彝语概论》;《彝语大词典》,1999年获省政府一等奖;《彝族人物录》;《彝汉大词典》;《实行双语教学、建设重点学科、培养合格加特色的复合型双语人才》,2000年度获四川省第四届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先后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贵州民族研究》、《民族语文》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完善〈彝文规范方案〉之我见》、《凉山彝族女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凉山彝族人名命名特点及文化内涵》、《凉山彝族酒文化探析》、《彝文文献翻译的历史与现状》、《冕宁方言与喜德语音对应规律》、《彝语北部方言声调变化规律及其语法关系》、《彝语阿都话唇软颚复辅音声母比较研究》等30多篇学术论文,其代表作为《彝语阿都话唇软颚复辅音声母比较研究》,该文利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将彝语北部方南部次方言东部土语阿都话唇软颚复辅音声母(舌根音和双唇音结合的复辅音声母)kp、kp、b、、m与北部次方言喜德话、义诺土语峨边话、田地土语甘洛话的读法作比较研究,认为阿都话的这一套复辅音声母是彝语方言中较为原始的声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