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覃国生
来自:中国
出生:1937—
籍贯:广西柳江
职称:教授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教授、硕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个人基本信息:
1961年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就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研究所(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从事语言研究工作,获助理研究员职称。曾任该所团支部委员,民族关系研究室学术秘书,《民族研究动态》兼职编辑。1984年8月调广西民族学院(现为广西民族大学)中文系(现为文学院)任教。先后担任过壮语教研室主任,民族语言文化系副主任,广西民族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获副教授、教授职称,硕士生导师。给本科生教授过“壮语”、“壮语方言概论”、“语言学概论”、“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壮族古籍概要”,给硕士生讲授过“侗台语族概论”、“对比语言学概论”、“中国语言学史”、“语言调查”等主修或选修课程。兼任过广西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广西语言学会副会长、会长,广西壮学学会理事,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民主同盟广西民族学院总支副主委。1986—2000年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的巴尼教授(博士)等合作研究壮泰文化。1994年主持国家教育部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JG035号课题:关于培养教师壮汉双语能力,提高壮族地区初中教学质量的研究”,获得“世行贷款项目”全国二等奖。1986年和1997年两次被广西教育厅、广西民委、广西民语委联署授予“广西推广壮文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3月退休。现为广西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西壮学学会顾问,广西《壮学丛书》编委。正在主持《广西壮语地名集》大型资料的编辑工作,有《老挝语—壮语共时比较研究》一书正在送审待出版。
从事工作及专长:
壮语
科研成果:
在研究和教学方面的主要业绩有:《壮语简志》(第二作者) 集体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壮族》(第一作者),获广西民族研究学会一等奖;《壮语方言概论》,获广西社联三等奖;《壮语概论》(第一作者);《关于提高壮族地区初中教学质量论文集》(主编主笔)获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一等奖;《广西少数民族语言志•壮语》、《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主要论文:《柳江壮语动词形容词的后附成分》、《柳江壮语调查》(获广西社联三等奖)、《关于方块壮字》、《平乐壮语调查》、《利用语言材料说明壮侗诸族的几个历史问题》、《陕西壮族调查记》第25-31期连载、《壮语使用情况和壮汉双语教学》、《谈谈壮语书面语新词术语的规范问题》、《东兴市高栏人语言调查研究》、《论壮---老挝特殊的双语教学》、《汉语方言对壮语的影响》、《壮---老挝谚语初步比较》、《语言与民族互动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与民汉双语教学》、《壮语---老挝语量词共时比较》、《西部大开发中广西语言文字问题》、《广西的壮汉双语教育问题》。
此外还发表过散文、诗歌、杂谈、评论、译作等:《奇山秀水话壮家》(合作);
《猫和老虎做朋友》(《动物故事选》);《壮族的民间桃符》;《畅游花山话花山》;《贺诗》(壮文诗,1986);《母鸡播种》(壮文译文);《光辉的业绩》(壮文述评);《春颂》(汉文诗);《我的壮文情》(获《广西民族报》壮文征文一等奖);《立信心、做实事、争前途》(获《广西民族报》壮文征文二等奖);《永不忘却的记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