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家学者
清格尔泰
研究领域----- 蒙古语
姓名: 清格尔泰
来自:中国
出生:1924--2013
籍贯:内蒙古昭乌达盟喀喇沁中旗(今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嘎查
职称:教授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 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

个人基本信息: 1940年毕业于呼和浩特蒙古学院。1941-1945年留学于日本东京善邻高等商业学校预科、东京工业大学及仙台东北帝国大学理学部。1946年参加教育工作。1946-1949年,在赤峰内蒙古自治学院、齐齐哈尔内蒙古军政大学任教,并任宣教科长、蒙古语文研究室主任等。1949一1955年,先后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内蒙古党委秘书、宣传部编译科长、语文工作处长。1955-1957年,任内蒙古自治区文改会副主任、全国蒙古语族语言调查队队长、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1957年至今,先后任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主任、蒙古语文研究所所长。1973年至1984年,任内蒙古大学副校长。196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79年被评为教授,1981年开始任硕士生导师,1983年开始任博士生导师。曾任第三、四届自治区人大代表,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民族委员会委员,第一、二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曾任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名誉理事长。现兼任国际蒙古学协会副主席,匈牙利东方学会荣誉会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阿尔泰分会名誉会长,内蒙古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名誉院长。《民族语文》、《西北民族研究》、《阴山学刊》、《蒙古语文》、《满语研究》等学术刊物的编委或顾问。

从事工作及专长: 蒙古语

科研成果: 60年来发表了有关蒙古语族语言研究方面的论文七十余篇,主要论文有:《关于蒙古语文工作中的几个问题》(1953年)、《中国蒙古语族语言及其方言概述》(1957年)、《蒙古语巴林土语的语音和词法》(1959年)、《论蒙古语动词》(1960年)、《蒙古语语音系统》(1963年)、《蒙古语助动词》(1965年)、《中国蒙古语方言的划分》(1979年)、《关于契丹小字研究》(合著,1977年)、《土族语动词特点》(l981年)、《满洲语口语语音》(1982年)、《关于元音和谐律》(1983年)、《关于中国蒙古语族语言及其研究》(1985年)、《关于句法结构分析》(1986年)、《契丹小字研究的新进展》(1987年)、《蒙古语族语言中的音势结构》(1989年)、 《契丹小字中的动词附加成分》(1992年)、《关于汊字的多语言适用性》(1996年)、《契丹语和蒙古语的十二支》(1997年)、《契丹语数词及契丹小字拼读法》(1997年)、《蒙古族与满族的文化联系》(2000年)等。 专著、教材、论文集十几部,主荽专著为:《蒙文文法》(蒙文版及英文版),1949年、191950年、1963年;合编《现代蒙古语》(上、下册),1964年;合编《蒙汉词典》(修订版),1999年;《现代蒙古语语法》(修订版),1999年;合著《契丹小字研究》,1985年:《土族语话语材料》,1988年;《土族语和蒙古语》,1991年;《蒙古语语法》,1991年;《语言文字论文集》,1997年;《民族研究文集》,1998年;《契丹小字释读问题》,2002年;主编《蒙古学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 2004年。 其中―些研究成果先后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内蒙审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蒙古语文学会优秀论文奖,八省区优秀图书荣誉奖,内蒙古大学科技进步特等奖等。 获得的其他奖励有:1989年自治区劳动模范,1989年全国先进工作者,1993年乌兰夫奖金(社会科学金奖),2OO5年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功勋教师,2005年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功勋学者,2007年内蒙古大学50周年教育成就奖,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

学者风采: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zgmzy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