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色•贺其业勒图
来自:中国
出生:1944-
籍贯: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
职称:教授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教授
所在单位:
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
个人基本信息:
1961年毕业于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翻译专业,后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内蒙古分院。1961年被派往蒙古人民共和国任翻译;1964年在内蒙古人事局、内蒙古人委办公厅翻译处任翻译;1970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部蒙语组任编译、记者;1976年在内蒙古语委《蒙古语文》杂志社任副总编、总编;1989年在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任副校长、《蒙古学研究》杂志编委会主任;1998从事项目研究工作。
从事工作及专长:
蒙古语
科研成果: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系统地研究翻译学、社会语言学及语言政策等相互影响并具有内在联系的重大课题,先后发表了2百多篇论文,出版了《社会语言学导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社会语言学 语言政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12)、《翻译学基础理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4)、《蒙古语名词工作的回顾与术语翻译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8)、《翻译学概论新纪要》(连载于《蒙古学研究》杂志2003-2004年各期)、《翻译学理论教程》、《语言的个人使用研究》、《语言保护理论的定位与语言觉悟》等20多部专著、资料性图书和翻译作品。他是蒙古族翻译家,曾校订世界名著《世界征服者史》(伊郎 志费尼)蒙译稿(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8),曾创办《蒙古语文》(八协办)、《蒙古学研究》(民专)杂志并担任该两个刊物的首任总编辑。近两年来,他承担《八省区蒙古语文规范化研究综合课题》(负责人)、《汉蒙名词术语大词典》(负责人)、《蒙古语术语数据库》(负责人)等国家语委重大项目,现已完成其中的2项。《论语言政策》、《语言的个人使用研究》等曾分获国家级学会一等奖,《翻译学基础理论》获内蒙古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其他奖项三十多个。同行专家与新闻媒体评价他是中国蒙古语言学术界中的社会语言学、语言政策理论研究的开拓者,蒙文翻译理论与翻译方法研究的创新性理论家。其研究特点是讲究课题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历史渊源,被称为勤奋而严谨的“多产学者”。曾获内蒙古人民政府颁发的《蒙古语文先进工作者》、八省区蒙古语文功勋编辑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