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曹道巴特尔,1963年生,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族语文》杂志编委,《中国民族语言学报》编委,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首席研究员、北方民族语言研究室主任、民族文字文献研究室主任。
【主要学习经历】
曹道巴特尔于1983年考入中央民族学院蒙古语言文学专业,1987年肄业。1990年考取中央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蒙古语方言学专家斯琴教授,1993年获硕士学位,2002年考取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文化语言学家张公瑾教授,2005年获博士学位。2006年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青年蒙古学家暑期班,担任班长。2007-2008年作为访问学者公派留学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与著名蒙古学家二木博史教授进行学术合作,主要关注国外学者如何看待近代历史变迁对蒙古族历史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主要工作经历】
曹道巴特尔于1993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工作, 1995年任助理研究员,2002年任副研究员,2011年任研究员。200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方民族语言研究室副主任、2013年任研究室主任,2015年改任民族文字文献室主任,2013年-2018年担任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
【科研简介】
曹道巴特尔主要从事蒙古语描写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以及语文学文献学研究,承担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或重大委托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重点或重大委托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课题,文化部、教育部、国家语委等部委的重大委托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相关国家科研机构的国际合作课题等多项课题,长期深入内蒙古、辽宁、吉林、新疆等地区和蒙古国等相关国家民族地区,搜集有关民族语言本体和语言使用情况的大量第一手珍贵资料,就蒙古语方言土语、蒙古语族语言研究的历史、语言接触与语言变迁、语法形态变化、语言及其文化性质、语言与文化关系、语言的非线性特征、语法形态源流或语法化问题、北方民族跨境语言问题、语言使用和生存问题、语音声学问题、蒙古语语文学文献研究等方面开展广泛的研究,出版10余部著作,发表80余篇学术论文。
曹道巴特尔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研究丛书成果《喀喇沁蒙古语研究》(2007),中国蒙古学文库丛书成果《蒙汉历史接触与蒙古语言文化变迁》(2010),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成果《北方民族语言变迁研究》(2012)、《中国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史论·北方卷》(2013)、《中国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史论·索引卷》(2013)以及蒙汉英日俄对照口语学习读本 《蒙古语366句会话句》(2014)和蒙古语文学研究著作《<蒙文启蒙诠释>文献学研究》(2015)等。另外还参加编写《新蒙汉词典》(1999)、《中国现代语言学家传略》(2004)、《中国语言地图集· 少数民族语言卷》(2013)等工具书,参与创建《蒙古语语音参数数据库》(1997)、《中国语言嗓音声学类型研究语音库》(2000)、《中国语言嗓音发声类型声学研究》(2000)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语音参数数据库。
曹道巴特尔主要学术论文有语法学成果《论句子成分的省略》(1995)、《喀喇沁-土默特土语词法学特征》(1998)、《黏着型语言构词形态标记现存定态及其源流》(2010)、《蒙古语格形态:无序背后的有序》(2013)、《蒙古语空间拓扑关系》(2014)等;社会语言学成果《双语概论》(1996)、《关于中国蒙古语所面临的问题》(2013)、《中国蒙古语现状与发展趋势》(2013)等;实验语音学成果《关于察哈尔土语词末短元音》(1996)、《八十四名蒙语发音人的声门阻抗信号研究》(1999)、《藏语100人的声门阻抗研究》(2000)等;文化语言学成果《民族传统文化与环境保护》(2001)、《蒙古语二元对立文化语义语音选择》(2009)、《蒙古人亲属制度变迁与蒙古语变迁》(2009)、《蒙古语言文化源流及其变迁》(2014)等。其中,有关实验语音学、方言土语的论文引起学界的关注,《喀喇沁方言的词法学特征》一文获《内蒙古社会科学》创刊99期优秀论文评选语言学科一等奖,《从谚语看蒙古族和鄂温克族的自然观》一文获《首届国际通古斯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专著《喀喇沁蒙古语研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2013年度优秀成果奖,参加编写的《新蒙汉词典》于199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深受国内外读者广泛欢迎,参加完成的三项民族语言声学参数数据库具有重要的现代化信息资料库价值。曹道巴特尔文化语言学研究系列论文被入选张公瑾、丁石庆主编的《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系列论文集。关于曹道巴特尔及其成果,韩国徐罗伐大学赵诚焕博士主编的《中国言语学研究家辞典》和欧阳觉亚、孙宏开、黄行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大辞典》中均有专门的介绍。
曹道巴特尔重视学术交流,协助朝克研究员成功主办两次国际满通古斯学术会议和多次协助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成功举办主要的学术讨论会,先后参加百余次国际和国内学术研讨会,并宣读论文。
曹道巴特尔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坚持描写语言学研究同历史比较研究和文化语言学研究密切相结合,把语言放到社会、历史、文化等的整体环境中进行动态研究,不断借鉴考古学、民族学、民族文学、人类学、史学等诸方面的研究成果,注重蒙古语本色语法理论体系的创建。
曹道巴特尔作为研究生导师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博士研究生讲授“蒙古语语法”“蒙古语族语言概论”“阿尔泰语言学”“语言学调查与研究”“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等课程以及民族语言学研究学科前沿报告。
【专著】
01《喀喇沁蒙古语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9月
02《蒙汉历史接触与蒙古语言文化变迁》,辽宁民族出版社,2010年12月
03《蒙古语族语言研究史论》,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
04《蒙文启蒙诠释》文献学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5年5月
05《蒙古语366句会话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3月
06《北方民族语言变迁研究》(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
07《中国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史论·北方卷》(集体成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3月
08《中国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史论·索引卷》(集体成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3月
09《新蒙汉词典》(编纂人员之一),商务印书馆,1999年9月
10《中国现代语言学家传略》(执笔人之一),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语音声学数据库】(创建者之一)
01《蒙古语语音参数数据库》,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蒙古语人机对话中的语音问题》(1993-1997)项目软件数据库,内蒙古大学,1997年
02《中国语言嗓音声学类型研究语音库》 ,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民族语言发声类型研究》(1996-1999)课题组软件数据库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2000年
03《中国民族语言发声类型研究语音库》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语言嗓音发声类型声学研究》(1997-2000)课题组软件数据库,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2000年
【论文】
01《蒙古语喀喇沁土语同蒙古书面语和基础方言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1993年
02《蒙古书面语中的元音i在现代蒙古语阿鲁科尔沁土语中的状况》,《昭乌达蒙古族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第1期
03《论句子成分的省略》,《蒙古语文》1995年第3期
04《双语概论》,《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05《关于察哈尔土语词末短元音》 (与呼和),《内蒙古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06《汉语普通话嗓音抖动及波动声学研究》(与孔江平等),《第八次全国信号处理与通讯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信号处理理论与应用》 ,郑州: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1997年
07《<陈乃雄论文集>出版》,《中国民族语言学会通讯》1997年第1期
08《喀喇沁-土默特土语词法学特征》,《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09“Acoustic Study of Phonation Types of Tense and Lax Vowels of Zaiwa Language and Sepectrum Method Used in Phonation Analysis”,(与孔江平),《汉语及少数民族语言语音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城市大学出版,1998年
10“EGG(electroglottography) Ttudy of 84 Mongolian Speakers”,(与孔江平),《第四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金城出版社,1999年
11《喀喇沁-土默特土语非词首短元音》,,《蒙古语文》1999年第10期
12《喀喇沁的起源、喀喇沁与其他部落及其方言的联系》,《蒙古学研究》1999年第3期
13《蒙古语方言土语的划分和喀喇沁-土默特土语研究》,《满语研究》1999年第2期
14《<康家语研究>评介》,《中国民族语言学会通讯》1999年第2期
15《喀喇沁-土默特土语复合元音》,《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16《蒙古语喀喇沁-土默特土语的辅音j、c、x》,《满语研究》2000年第1期
17《首届国际通古斯语言文化研讨会语言文字组论文目录》,《中国民族语言学会通讯》2000年3-4期
18《首届国际通古斯语言文化研讨会简况》,《世界民族》2000年4期
19《首届国际通古斯语言文化研讨会在海拉尔召开》,《民族语文》2000年5期
20《从谚语看蒙古族和鄂温克族的自然观》,《鄂温克研究》2000年第1期
21“EGG(electroglottography) Signal study of 100 Tibetan Speakers”,(与陈嘉猷等),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主编《人机言语通信技术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0年
22“Correl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Study on EGG Parameters of Tibetan”,(与孔江平等),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主编《人机言语通信技术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0年
23《喀喇沁-土默特土语长元音》,《蒙古语文》2000年第11期
24“EGG (electroglottography)Signal study of 100 Mandarin Speakers”,(与沈米遐等),蔡莲红等主编《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25《喀喇沁-土默特土语短元音音位》,蒙古文,《蒙古语文》2001年第11期
26《民族传统文化与环境保护》,《满语研究》2001年第2期
27《蒙古文发表民族研究论著目录索引》,《中国民族研究年鉴》(2000年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28《蒙古文发表民族研究论著目录索引》,《中国民族研究年鉴》(2001年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29《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蒙古学专家学者简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蒙古语频道,2002年4月12日
30《蒙古文发表民族研究论著目录索引》,《中国民族研究年鉴》(2002年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31《喀喇沁-土默特土语词汇成分》,《蒙古语文》2003年第8期
32《喀拉沁-土默特蒙古方言舌尖辅音》,《蒙古语文》2004年第5期
33《语言接触所产生的蒙古族直系亲属称谓变异》,《满语研究》2004年第2期
34“THE USE AND DEVELOPMENT OF MONGOL AND ITS WRITING SYSTEMS IN CHINA ”,Zhou/Sun(editor),“Language Polic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ory and Practice Since 1949”,©2004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35《蒙古文发表民族研究论著目录索引》,《中国民族研究年鉴》(2003年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36《第二届国际通古斯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8月29日
37《蒙古文发表民族研究论著目录索引》,《中国民族研究年鉴》(2004年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38《蒙汉历史接触与蒙古族语言文化变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文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39《系统•混沌•语言》,张公瑾/丁石庆主编《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4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荣誉学部委员道布访谈录》,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编《学问有道-学部委员访谈录》,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年8月
41《蒙古语构词后缀在农区蒙古语中的变异》,周庆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7月
42《浑沌学理论与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的运用》,张公瑾/丁石庆主编《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视野》,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
43《蒙古民族餐饮业的发展与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播》,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北方民族语言研究室编《北方民族语言研究通讯》2008年第1期
44《蒙古人亲属制度变迁与蒙古语变迁》,斯钦朝克图主编《蒙古语言文化研究论丛(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6月
45《蒙古人姓氏人名文化变迁》,斯钦朝克图主编《蒙古语言文化研究论丛(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6月
46“Speech sound shift in Mongolian of peasantry in fluenced by Chinese”, “MONGOLICA.An International Annual of Mongol Studies”, Vol.18(39),2006,ulaanbaatar,2009年1月
47《蒙古语二元对立文化语义语音选择》,张公瑾/丁石庆主编《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进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48《黏着型语言构词形态标记现存定态及其源流》,张公瑾/丁石庆主编《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收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
49《无序背后的有序》,张公瑾/丁石庆主编《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探索》,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50“Current Status of Language Use of Reindeer Tuvans and Reindeer Evenkis”,“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nomadic civilizations,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utlural Diversity of Nomads’”,ulaanbaatar:2011.08
51“монгол хэлний зарим үйл үг бүтээх дагаврий үүсэл гарлын асуудалд (关于蒙古语某些动词构词形态的源流问题) ”,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ONGOLISTS, VOLUME Ⅱ MONGOLIAN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THEIR URGENT PROBLEM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ONGOL STUDIES: ULAANBAATAR.2012
52《蒙古人亲属称谓的功能体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蒙古语频道,2012年12月11日
53《世界母语日话母语文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蒙古语频道,2012年2月21日
54《蒙古人的祭火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报》·社科院专刊,2013年3月15日
55《关于中国蒙古语所面临的问题》,蒙古文,《蒙古语文》2013年第7期
56《中国蒙古语现状与发展趋势》,蒙古文,《中国民族》2013年第2期
57《蒙古族祭火节》,《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15日《社科院》专刊第三版
58《论蒙古语格形态:无序背后的有序》,《满语研究》2013年第2期
59《蒙古语空间拓扑关系》,《民族语文》2014年第3期
60《蒙古语某些动词构词后缀来源之考》,《蒙古语文》2014年第2期
61《蒙古语言文化源流及其变迁》,汪立珍主编《蒙古族及呼伦贝尔诸民族族源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7月
62《北方民族语言研究学科发展综述》,载《中国民族研究年鉴(2010-2012卷)》第114-12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7月,1.5万字
63《蒙古语族语言多视角多层级研究势在必行》,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19日A05版,约0.3万字
64《蒙古语族语言现存类型及研究视角》,载《满语研究》2015年第1期,0.6万字
65《论<蒙文启蒙诠释>文献学研究问题》,载《语言与翻译》(蒙)2015年第4期,1.2万字
66《论蒙古文x、g和d、t书写规则演变》,载《蒙古语文》2015年第11期,0.9万字
67《试析图瓦语和鄂温克语亲属称谓及驯鹿文化词》,载《满语研究》2016年第一期
68《关于孛儿帖赤那的误传》,载宝成主编《蒙古语言文化学论丛(第三卷)》第287-295页,辽宁民族出版社,2016年08月
69《中国蒙古语文学会语言文化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总结报告》,载宝成主编《蒙古语言文化学论丛(第三卷)》第26-34页,辽宁民族出版社,2016年08月
70《关于新中国成立前的蒙古语言政策研究》,载朝克主编《“一带一路”战略及东北亚研究》第47-5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年10月
71《给孩子的心灵营造充满爱的环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蒙古语部《话说文化》栏目专题访谈,2017年03月06日播送。
72《恢复农村牧区幼儿园小学时应该必备各种完善的条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蒙古语部《话说文化》栏目专题访谈,2017年03月07日播送。
73《蒙古语计数单位词语结构》,载《满语研究》2017年第一期第38-42页
74《蒙古语言学在20世纪前半叶的发展》,载《蒙古语文》2017年第二期第25-30页
75《全力建设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参与段丹洁访谈),载《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年7月3日
76《蒙古语语言学理论创新问题》,载《满语研究》2018年第一期
77《推动少数民族语言繁荣发展》(段丹洁访谈),载《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年2月2日
78《蒙古国语语文字概况》,载《满语研究》2019年第一期
79《斯钦朝克图社会语言学研究成果》,载《蒙古语文》2019年第五期
80《为文明的发展营造平台的重要会议》,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民族节目中心蒙古语部2019年5月16日播送,并发表中国蒙古语广播网和微信平台。
【学术会议论文和学术报告】
01《汉语普通话嗓音抖动及波动声学研究》,(与孔江平等),汉文,1997年11月4-7日,郑州,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主办《第八次全国信号处理与通讯技术研讨会》论文
02《载瓦语松紧元音发声类型声学研究及图谱分析方法》,(与孔江平),英文,1998年6月26-31日,香港,香港城市大学主办《汉语及少数民族语言语音学研讨会》论文
03《八十四名蒙语发音人的声门阻抗信号研究》,(与孔江平),汉文,1999年,北京,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主办《第四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
04《从谚语看蒙古族和鄂温克族自然观》,汉文,2000年9月8-12日,海拉尔,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首届国际通古斯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
05《汉语普通话100人的嗓音声学研究》,(与沈米遐、陈嘉猷、孔江平合作),英文,2001年8月,北京,清华大学主办《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
06《国共两党蒙古语言政策比较》,汉文,2002年6月15-17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语言与法律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
07《蒙古族亲属称谓的地区差异》,汉文,2002年7月12-18日,呼和浩特,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主办《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八届学术讨论会》论文
08《混沌学与作为非线性系统的语言》,汉文,2003年12月6日,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院主办《语言学与混沌学理论研讨会》 论文
09《蒙古族餐饮业的发展与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播》,汉文,2004年4月3 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方民族语言研究室主办《北方民族语言接触与影响讨论会》论文
10《喀喇沁-土默特土语所反映农业蒙古人语言文化变迁》,蒙古文,2004年5月2-4日,北京,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主办《国际蒙古文献学研讨会》论文
11《农业蒙古人语言的形态变异》,汉文,2004年8月16-18日,海拉尔,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第二届国际通古斯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
12《蒙古语语法形态在农区蒙古人语言中的变异》,汉文,2005年9月21-22日,北京,中国社科院民研所南方语言室、北方语言室合办《民族语言研究理论与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
13《汉语语音对中国农区蒙古人语言的影响》,英文,2006年8月8日-12日,蒙古国乌兰巴托,国际蒙古学协会主办《第九届国际蒙古学者大会》论文。
14《浑沌学理论与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的运用》,汉文,2006年12月20日,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院主办《第一届混沌学与语言文化学专题会议》论文
15《蒙古人亲属制度变迁与蒙古语变迁》,汉文,2008年8月9-12日,锡林浩特,中国蒙古语文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中央民族大学合办《第二届蒙古语言文化讨论会》论文
16《蒙古语二元对立文化语义语音选择》,汉文,2008年12月20日,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院主办《第二届混沌学与语言文化学专题会议》论文
17《蒙古语构词后缀在农区蒙古人语言中的变异》,英文,2009年7月26-30日,昆明,《第16届世界人类学大会•语言接触与变异专题会议》论文
18《驯鹿图瓦人和驯鹿鄂温克人的语言现状》,英文,2009年7月26-30日,昆明,《第16届世界人类学大会•阿尔泰诸民族语言文化专题会议》论文
19《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社会环境作为初始条件对语言变异的牵制-以蒙古语变迁为例》,汉文,2009年12月20日,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院主办《第三届混沌学与语言文化学专题会议》论文
20《黏着型语言构词形态标记现存定态及其源流》,汉文,2010年12月5日,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院主办《第三届混沌学与语言文化学专题会议》论文。
21《蒙古语一些动词构词后缀的来源》,蒙古文, 2011年8月9日-14日,蒙古国乌兰巴托,国际蒙古学协会主办《第十届国际蒙古学者大会》论文。
22《蒙古语构词后缀源流》,汉文,2011年11月5日,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第二届双边蒙古民俗民间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
23《技术革命、文化接触与蒙古语》,汉文,2011年12月16-18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主办《纪念傅懋绩先生百年诞辰暨学术研讨会》论文。
24《中国蒙古语现状与面临问题》,蒙古文,2012年10月19-21日,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主办《蒙古语言文学系成立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
25《喀喇沁文化与宁城蒙古人》,汉文,2012年8月6日-8日,内蒙古宁城县,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办公室、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大学、内蒙古清格尔泰蒙古语言文化基金会主办《中国·喀喇沁(宁城)文化论坛》论文。
26《全球化与中国蒙古语》,汉文,2012年6月11-17日,台湾,台湾铭川大学大学公共事务学系、中国大陆研究学会主办《全球化两岸少数民族之冲击与回应学术研讨会》论文。
27《语法形态形成的非线性特征》,汉文,2012年12月22日,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语言学系主办《第五届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
28《全球化与中国蒙古语》,汉文,2013年08月18-21日,内蒙古阿尔山市,内蒙古民族大学等主办,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等协办《蒙古语族语言与地域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29《蒙古语言文化源流及其变迁》,汉文,2013年06月21-23日,内蒙古海拉尔,科学院考古所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
30《中国蒙古语言文化变异之探源》,汉文,北京,2013年10月31日,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院主办《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古籍、文化语言学讨论会》论文。
31《关于蒙古文网站发展的几点思考》,蒙古文,2013年8月10-11日,内蒙古乌审旗,中央电台蒙语部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宣传部合办《蒙古文网络发展论坛》论文。
32《关于蒙古语形态学研究的思考》,汉文, 2014年7月27-29日,内蒙古霍林郭勒市,《民族语文》编辑部、北方民族语言研究室、南方民族语言研究室、内蒙古民族大学在成功举办《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本体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
33《中国蒙古语与蒙古国蒙古语的异同》,2014年5月16-19日,北京,由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和中国翻译协会主办的《中国文化翻译与传播-暨国家语言与翻译能力建设高级研究班》学术活动论文。
34《中蒙两国蒙古语言学家联合开展语言学前沿问题研究的重要性》,蒙古文,2014年10月15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几年建交65周年中国·蒙古国智库圆桌会议》论文。
35《蒙古语形态学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蒙古文,2014年10月25-26日,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的《满都呼教授哈斯额尔敦教授80华诞蒙古语言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
36《国际接轨与立足于具体语言本身基础上的语言学理论创新》,汉文,2014年10月27日,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的国际接轨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
37《蒙古国萨彦岭图瓦人和中国敖鲁古雅鄂温克人驯鹿文化词语比较》,汉文,2015年7月9-12日,内蒙古海拉尔,中国社科院少文所举办的《第三届国际通古斯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
38《哈斯额尔敦语言学研究成就》,蒙古文,2015年10月22-25日,内蒙古通辽市,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的《哈斯额尔敦教授文集出版及蒙古语言学研讨会》论文。
39《三少民族文学作品文化价值》,汉文,2015年11月20日,北京,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所主办的《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文学论坛暨文学作品选发行式》上的发言。
40《整体性思考与非线性系统》,汉文,2015年12月12日,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第八届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讨论会》主旨报告。
41《中央台蒙古语部在蒙古语名词术语规范中的引领作用》,蒙古文,2015年12月26日,北京,中国蒙古语文学会文化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蒙古语组承办的 《蒙古语广播和网络语言新词术语规范学术研讨会》发言。
42《新媒体时代的蒙古文》,蒙古文,2016年8月31日-9月3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国蒙古语文学会语言文化专业委员会第6次学术讨论会》论文。
43《蒙古国语言文字政策变动》,汉文,2016年10月21日-10月24日,武汉,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2届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会议上当选新成立的中国民族语言类型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 中国民族语言描写语言学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44“蒙古语副动词的语法作用”,汉文,2016年11月6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连动结构讨论会”论文。
45《蒙古语语法形态》,汉文,2016年11月11-13日,广西桂林,中国民族语学会描写语言学专业委员、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文学院主办《中国民族语学会描写语言学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
46《金刚教授蒙古语言文化研究贡献》,蒙古文,2017年6月3日,北京,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举办的“金刚教授语言文化学学术成果研讨会论文。
47《谚语与蒙古语的丰富表达》,蒙古文,2017年8月26-27日,内蒙古赤峰,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与中国修辞学会、中国蒙古语文学会联合主办的《语言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48《蒙古语使动词及其词法学句法学特征》,汉文,2017年10月11-14日,安徽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召开的《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类型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
49《服务于一带一路的蒙古语研究构想报告》,汉文,2018年8月24-26日,内蒙古呼和浩特,《挖掘蒙古族历史文化,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重大研究项目工作暨论证会议》报告。
50《蒙古语与游牧文化遗产》,汉文,2018年8月27-28日,广西桂林,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第五届中国语言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论文被推荐参加长沙召开的“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
51《母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使用》,蒙古文,2018年9月5-8日,内蒙古海拉尔,中国蒙古学学会、内蒙古民族事务委员会、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办公室、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以《母语:我们美好的精神家园”为主题的“纪念第十九届国际母语日活动》主旨报告。
52《蒙古语使动词的语法学特征》,汉文,2018年9月14-16日,黑龙江哈尔滨,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大连民族大学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主办《第四届中国满学高峰论坛》论文。
53《蒙古语与游牧文化遗产》,汉文,2018年9月18-21日,湖南长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中国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主办,湖南省人民政府承办的《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论文。
54《新时代民族文字文献研究的问题与思考》,汉文,2018年9月26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及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等九个国家级挂靠学术团体联合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大会暨中国特色民族道路与新时代民族研究学术研讨会》演讲。
55《关于蒙古语文学文献的语法学深度研究》,汉文,2018年10月12-16日,甘肃敦煌,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少数民族文字专业委员会、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主办《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文献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
56《蒙古语畜牧业词汇所反映语言使用状况调查报告》,汉文,2018年10月19-21日,上海,中国民族语学会、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主办《中国民族语学会第13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
57《进一步挖掘研究蒙古语语法形态的必要性》,汉文,2018年10月26-29日,贵州都匀,中国民族语学会民族语言类型学专业委员、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院主办《中国民族语学会民族语言类型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
58《蒙古语言和文字》,2018年4月17日,北京语言大学学术报告。
59《整体性把握与语言的非线性特征》,2018年6月3日,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术报告。
60《十九世纪蒙古文对联文献<对子汇集>及其价值》,2019年3月29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学术报告。
61《关于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的演进》,2019年5月23日,黑龙江大学学术报告。
62《关于蒙古语一些语法问题的思考》,2019年6月21日,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
63《关于<蒙古族古今文学精粹>一书的价值》,2019年6月22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蒙古族古今文学精粹>套书出版研讨会》报告。
64《新时期蒙古语文的规范与发展》,蒙古文,内蒙古锡林浩特,2019年7月11日,内蒙古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全区第三期蒙古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青年学者研修班》授课报告。
65《陈乃雄先生对民族语言学的贡献》,蒙古文,内蒙古呼和浩特,2019年7月13日,内蒙古大学《<蒙古语内蒙古方言地图调查资料丛书>首发式暨纪念陈乃雄先生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
66《关于<宁城蒙古语言文化代际传承经验>一书的价值》,2019年7月20日,青海西宁,《中国蒙古语文学会社会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
67《关于对联文献<对子汇集>》,2019年7月21日,青海西宁,《中国蒙古语文学会语言文化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
【田野调查】
011994年9月,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蒙古语人机对话中的语音问题》(1993-1996)课题组成员,与课题组一同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在高校蒙古族学生进行蒙古语语音数据录制,共录制104人次的语音材料。
021998年8月,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民族语言发声类型研究》(1996-1999)课题组成员,与课题组一同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彝语语音数据录制,共录制134人次的语音材料。
031998年11月,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民族语言发声类型研究》(1997-2000)课题组成员,与课题组一同在北京西藏中学进行藏语语音数据录制,共录制106人次的语音材料。
042001年7-8月,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重点项目《蒙古语喀喇沁-土默特土语研究》(2001-2004)课题负责人,赴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宁城县等地进行方言土语调查,搜集大量的语音、语法、词汇资料以及民歌、民间故事、民俗文化资料。
052006年7月18-8月4日,作为中蒙科学院合作《中蒙双边游牧文化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赴蒙古国库苏古尔省查干淖尔苏木进行驯鹿图瓦人文化田野调查,搜集语言文化资料。
062006年8月25日-9月2日,作为中蒙科学院合作《中蒙双边游牧文化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进行敖鲁古雅驯鹿鄂温克人文化田野调查。
072009年8月23-9月2日,作为中蒙科学院合作《中蒙双边游牧文化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赴蒙古国肯特省宾德尔苏木、达达勒苏木进行布里亚特人语言文化田野调查,搜集语言文化资料。
082010年7月2-9日,作为国情调研《近十年珲春朝鲜族的语言使用状况和国家语言政策在该地区的使用状况》(2010-2011)课题主持人之一,与课题组赴吉林省珲春市进行田野调查,搜集语言使用和政策实施情况资料,获得可靠的文本、录音和图片资料。
092011年8月16-9月1日,作为国情调研《新疆蒙古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调查研究》(2010-2011)课题成员,与课题组赴新疆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伊犁地区以及蒙古国科布多省,进行田野调查,获得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102013年3月11-3月22日,作为国情调研《新疆蒙古族地区蒙古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汉语的互动情况与双语教育问题调查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与课题组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和静县、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进行田野调查,获得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112013年6月11-6月29日,社科基金重大委托课题《21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综合调查》之子课题《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社会经济文化综合调查》进行实地调查,深入县政府各部门、学校、寺庙、村镇、牧场、工业园区、厂矿、社区,展开座谈会、会谈、访谈、走访和考察等多种形式的调研。2013年9月28日至10月15日进行牧区与新迁移民区的生态移民状况跟踪调查。
12作为首席专家根据创新工程课题《北方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调查》项目的调研计划,2014年6月22日-7月13日带领课题组在新疆伊犁地区调查哈萨克语在城市、农村牧区、边境口岸等地行政、事业、教育、词法、贸易、外交等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使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3作为首席专家根据创新工程课题《北方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调查》项目的调研计划,2015年7月、10月在内蒙古巴林右旗,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通辽市等地进行补充调查。课题中承担完成蒙古语使用方面的4份调研报告的撰写,统稿近20万字的课题组调研报告全文。
14作为首席专家承担创新工程海外民族志课题《蒙古国布里亚特人社会文化现状调查》项目,根据课题计划,带领课题组于2015年6月20日-7月4日出访蒙古国进行实地考察。
15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语委、教育部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中国主要语言调查·蒙古语布里亚特方言》和《中国主要语言调查·蒙古语内蒙古方言》两个子课题,分别于2015年7月6日-7月26日,8月11日-8月26日带领课题组对内蒙古海拉尔市布里亚特人、锡林郭勒盟察哈尔人语言进行调查,完成全部调研和撰写任务。
16作为首席专家根据创新工程“新媒体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字发展调查研究”课题计划,2016年7月带领课题组在内蒙古进行为期3周的蒙古文新媒体化情况和面临问题的调查。
17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语委、教育部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民族语言调查·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蒙古语内蒙古方言科尔沁土语”课题,于2016年8月21日-9月14日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录制调查资料。
18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社科基金委托重大“民族大调查”子课题“21世纪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经济社会综合调查”( 江桥主持)课题,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于2016年6月19日-6月30日随课题组实地调查,正在整理资料。
19作为首席专家根据创新工程“新媒体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字发展调查研究”课题计划,2017年5月在内蒙古进行为期3周的蒙古文新媒体化情况和面临问题的第二次调查。
20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语委和教育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民族语言调查·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蒙古语内蒙古方言阿鲁科尔沁土语”课题,于2017年7月19日-8月7日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录制调查资料,完成所有任务。
21作为首席专家根据创新工程“新媒体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字发展调查研究”课题计划,2017年11月在新疆进行为期2周的新疆五种语言文字新媒体化情况和面临问题的调查。
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创新工程“新媒体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字发展调查研究”课题,于2018年7月13日-8月6日带队在西藏进行为期3周的藏语文新媒体化情况和面临问题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