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韦达
来自:中国
出生:1942-
籍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县双桥镇
职称:教授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教授、硕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
个人基本信息:
从事大学工作以来,先后开设过《现代壮语》、《汉壮翻译现论》、《文化语言学》等课程,并自编多门教材。教授对象有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由于专业基础扎实,理论功底深厚,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灵活,加强实践环节,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近年来的语言研究,已经基本上不再停留在收集语言资料和平面的描写上,而是开辟新路,突出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其壮族语言文化研究独树一帜。他具有很强的组织科研能力,曾于1998年带领青年教师完成过国家教育部重大课题《关于培养教师壮汉双语能力,提高壮族地区初中教学质量的研究》(经费3.5万美元),出版著作六部,其成果获得教育部优秀科研二等奖、广西教育厅优秀科研一等奖。2006年又主持国家社科的一个项目——《壮族地区壮汉双语双文教学研究》,2008年结题,将出版80万字左右的两部著作。除了本校的工作,他还曾被广西师范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聘请教授有关壮语的课程;协助广西教育厅和广西民语委审阅壮语文的有关教材和材料;多次被中央民族语文翻译局借调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会务工作,在壮语学科上做贡献。
从事工作及专长:
壮族语言
科研成果:
公开出版独著、合著的语言专业著作有《壮语文化论》(独著)、《汉壮翻译理论》(独著)、《壮语概论》(副主编)、《壮文阅读与创作》(第一作者)、《壮语文上册》(第二作者);其它学科著作有《壮族婚恋习俗文化》(独著)、《壮族文学概论》(合作)、《民族教育现状与展望》(副主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副主编)等二十部。他的语言学术论文产量也比较多,大部分都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的独著论文有《壮语动词附加音节构词法》(汉译越意,越南ngonngu杂志),《壮族族称音义探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壮语使用中的语法规范问题》(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壮语熟语文化系列研究一、二、三》(广西社会科学),《壮语汉借词及其文化心理透视》(广西民族研究),《壮话与白、客、闽语的共同特征及其文化意蕴》(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壮族称谓与壮族精神文明》(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壮族古壮字的文化色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壮语连续变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等五十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