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家学者
韦庆稳
研究领域----- 壮族拉丁化文字
姓名: 韦庆稳
来自:中国
出生:1917—1988
籍贯:广西来宾县
职称:研究员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研究员

所在单位: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个人基本信息: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会理事。建国前,曾先后任中学教师和广西师院、广西大学助教、讲师。是壮族拉丁化文字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1936年毕业于柳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50年调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后转民族研究所。 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生部,随即跟随北大袁家骅教授到广西作壮语调查,培训壮语调查工作人员。1954年参加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一工作队,调查壮语北部方言。1980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 韦庆稳主要从事壮语的调查研究,为壮族文字方案的设计、壮文的试验推行、培训壮文干部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从事工作及专长: 壮族拉丁化文字

科研成果: 曾在广西语委会研究室语法组工作,参加并负责编写《壮语语法概述》、《壮语构词法概要》、《壮语方言语法的几个问题》等集体项目。在70年代,与同事合作编写《壮语及壮汉人民怎样互学语言》和《壮语简志》,并独自撰写《壮语语法研究》一书,这是他多年从事壮语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在写法上很有创意,用数理逻辑的原理来分析壮语的各种语法现象,如对壮语量词的定义和分类,对壮语各种词组的标志及个别结构应属某种词组所作的论证。在句法上,建立了一种新的语法体系,即取消传统语法体系的句子成分,扩大、增多词组的范围和种类。新语法体系比传统语法体系深化而简明。在方法和观点上也有较大的独创性。他在《民族语文论集》发表的《〈越人歌〉与壮语关系试探》一文,从上古《越人歌》与壮侗语族比较研究的结果,论证其歌词就是用汉字记录的古越语,并翻译成壮语。后来在《试论百越民族的语言》一文里,明确指出,这种百越语就是壮语的前身。韦庆稳即使在古稀之年,对壮语文的研究工作也从未间断。甚至在病中还坚持将过去的学术论文,加以补充修改成待出版的论文集。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zgmzy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