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衔:
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个人基本信息:
1983年考入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壮族语言文学专业,1987年7月毕业;1987年9月考入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部壮侗语族语言文学专业,专攻壮汉语言比较,1990年6月毕业,获硕士学位。之后,回广西民族学院民语系任教。1993年9月至1994年6月赴越南河内外语师范大学讲学。2000年9月考入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专攻历史比较语言学。2003年6月毕业,获博士学位。多年来主要从事语言理论及对外汉语的教学工作(1996年通过考试获得国家汉办颁发的对外汉语教学资格证书)。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藏语与南亚语比较研究、壮语与东南亚壮傣语支语言比较研究及汉语方言研究。已出版专著3部(独著1部),发表论文43篇,承担科研课题9项。
从事工作及专长:
壮侗语族语言
科研成果:
代表论著有:《汉越语关系词声母系统研究》、《越南语与壮侗语族语言的关系》、《壮侗语族语言送气音声母来源论》、《试论平话在汉语方言中的地位》、《南宁平话词典》(合作,第2作者)等。其中,《试论平话在汉语方言中的地位》获自治区教育厅1998年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南宁平话词典》获自治区1999年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已出版著作有:《民族教育现状与展望》(副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5月;《平果县志语言部分》(合作),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南宁平话词典(合作,第2作者)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壮语概论》(副主编,执笔第17、第18章),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田东县志》(合作,撰写“语言部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汉越语关系词声母系统研》,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年5月;《壮族人学习普通话语音难点突破》(第2作者),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年。
已发表论文有:《侗族乎?壮族乎?——也谈《越人歌》的族属》、《壮族,歌唱的民族——壮族山歌手调查与思考》、《公正在于求实,科学在于求真——就《越人歌》族属问题再与邓敏文先生商榷》、《壮侗语族语言系属问题研究札记》、《壮语造词法的初步研究》、《关于壮语地名的壮文拼写规范化问题》、《试论平话在汉语方言中的地位》、《略谈壮语构形法》、《关于壮语中汉语借词的分类问题》、《壮侗语族语言送气音声母来源论》、《壮族传统诗歌中的特殊语法现象》、《越南语与壮侗语族语言的关系》、《越南中越跨境壮侗语族语言的变异》、《从语言看越南越族与壮侗语族民族的文化渊源》、《越南岱-侬语与中国壮语的语法差异》、《壮语与越南岱侬语词汇差异的成因》、《从语言看壮侗语族民族对中国农业的贡献》、《论越南语中的汉越音与汉语平话方言的关系》、《略谈壮族古籍整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壮傣语支语言的次要音节》、《上林壮语读书音》、《释“圩(墟、虚)”》、《壮族民歌与越南越族民歌韵律结构之比较》、《壮语“haeuxyangz”语义探析》。
科研项目:1.中国与东南亚壮侗语族语言比较研究;2.南宁地区语言志;3.东南亚壮傣语支语言概论;4,壮语方言语音词典;5,广西濒危语言个案研究;6.壮语基础方言研究(系列)。
科研获奖:1.《试论平话在汉语方言中的地位》区教育厅1998年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南宁平话词典》自治区1999年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学者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