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韦星朗
来自:中国
出生:1931-
籍贯:广西柳江县成团镇莲花村
职称:副教授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副教授
所在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三系
个人基本信息:
1951年秋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春保送到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语文班从师袁家骅、韦庆稳教授学习;1953年秋毕业,后保送到中央民族学院继续深造;1954年秋,调到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第六教研室任教。先后教授过《壮语文》(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读写)、《壮族民间文学》、《汉、壮翻译概论》和《现代汉语语法》等课程。培养的壮语文专业学生有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等。
1952年冬,参加袁家骅、韦庆稳教授领导的壮语南北方言的调查和《壮文方案》(草案)在来宾寺山乡及宜山洛东乡的试验教学工作;1955年秋,带领53届壮语班学生参加广西拼音壮文方案的制定和试点推行工作;1976年受学校委派到四川凉山参加规范化彝文的调查和研究工作;1980年春受国家民委的委托,到广东参加省民族工作队,对海南岛临高人的族别进行鉴定工作;1985年秋受学校委派,到广西开办壮文大专和函授班,并负责领导管理及教学工作。
除了教学和科研之外,还写、编、译了不少书和论文。
从事工作及专长:
壮族语言
科研成果:
著有《汉、壮翻译概论》、《海南临高话》(合作)、《壮族》(合作)、《奇山秀水话壮家》(合作)、《古壮字文献选注》(合作);译著(汉译壮)有《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刘少奇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编和副主编的书有《少数民族诗歌格律》、《壮语文》、《壮族文学概要》,另外还特邀参加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壮族部分)、《中国少数民族民歌集成》(广西卷壮族部分)的编审工作。发表的论文有《好比过海有飞舟》、《壮语中的新语序》、《柳江壮话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后的附加音节》、《论推广新方块壮文的必要性》、《论壮族的特点和壮文的形式问题》、《壮族的民间文学》、《壮族的诗歌格律》、《壮族民歌的特色》、《壮族情歌》、《壮族文人诗歌中的爱国思想》、《布伯》、《刘三姐》等。另外还将《美丽的壮锦》、《花山壁画的故事》、《竹筒打马队》、《农夫和狼》等十几个壮族民间故事和《劳模会上定终身》、《不做富人掌上花》、《捡了这个丢那个》等几十首壮族民歌译成汉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