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家学者
文明英
研究领域----- 黎族语言文化
姓名: 文明英
来自:中国
出生:1936--
籍贯:海南省三亚市
职称:副教授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所在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个人基本信息: 1956年至1957年曾参加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一工作队海南分队,奔赴原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黎族地区调查黎语和参与黎文创制及推广黎文工作,分别担任黎族语言调查小组副组长、民族语文学校一班班主任和老师。1958年8月,调回中央民族学院(现为中央民族大学)任教到退休。其间,曾历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民族大学语文系教职工支部委员、中国共产党图书馆支部委员、保卫部图书馆保卫委员、图书馆流通保管组组长、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部门工会主席、中央民族大学部门工会宣传委员、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壮傣语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语言学系党总支委员、语言学系教职工党支部书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一至三届北京市民族联谊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和北京中研星光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特约研究员。退休后,先应聘在中央民族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工作三年,后又应聘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教学至2009年2月。在摄影和书法方面,喜欢业余摄影和书法练习。所摄的照片以生活影照为主,也有些艺术影照。所摄的照片分别涉及到北京、河北、广西、广东、海南等地的有关景象,书法练习偏重于民族文字,以此陶冶情操。

从事工作及专长: 黎族语言文化

科研成果: 在学术方面,发表论文和诗歌等140多篇(首),如《黎语》、《应该恢复推行黎文》、《黎语的新增语序》、《读<大力神> <后羿射日>联想》、《黎语侾(音“哈”)方言保定话的 与 》、《“临高话”及其清唇塞音浊化问题》(合作)、《黎文》、《试论黎族民间歌谣的艺术特点》、《如何进行黎语语音教学》和《海南省临高人的族属问题》(合作)。还撰写了“民族风俗”和“民族文学”等词条400余条。如黎语、壮语、布依语、傣语、侗语、水语、仫佬语、毛南语、高山族语、阿眉斯语、百宛语、布嫩语和京语等,均载于《中国语文大辞典》;杞方言、加茂方言、本地方言、黎文、黎语、侾方言和美孚方言等,均载于《民族词典》。 此外,自己又和别人合作或参加集体著作,如《壮洞语族语言词汇集》(黎语部分)、《海南临高话》(合著)、《黎语基础教程》(合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黎族部分)、《中华文化通志》(黎族部分)、《中国少数民族大百科全书》(黎族部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黎族部分)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毛南族部分)等。 退休后,又与泰国玛希隆大学乡村开发语言文化研究所合作,于2003年出版了《黎—汉—泰—英词典》(编译著)。其中,发表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计算机数据及文字处理技术在少数民族语言中的应用》和《中国的民族识别》上的论文《黎语》、《黎文》和《海南省临高人的族属问题》等,随着该书的获奖,分别荣获1989年“国家民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994年“国家民委民族政策研究成果一等奖”和199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参与撰写的百卷巨著《中华文化通志》,荣获1999年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曾入编《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家辞典》、《中国当代教育名人大词典》、《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中国少数民族专家学者辞典》和《中国黎族大词典》等。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zgmzy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