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满达夫
研究领域-----
古蒙古语和蒙古语文文献
姓名:
乌•满达夫
来自:中国
出生:1937-
籍贯:内蒙古科左中旗
职称:教授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教授、硕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
内蒙古大学
个人基本信息:
1957年留学蒙古国。1962年毕业于蒙古国国立大学语言历史文学专业。回国后在内蒙古大学任教。曾任内蒙古大学蒙语系语言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内蒙古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编、教授、硕士生导师。自1962年始在内大任教四十年中,一直从事蒙古语言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前后讲授过“现代蒙古语”、“语言学概论”、“中古蒙古语”、“蒙古语言学史概略”、“蒙古秘史研究”、“蒙古音韵考”、“蒙古语规范”等本科生、研究生多种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特别是独立建立并讲授“中古蒙古语”和“蒙古语言学史概略”等专业基础课,为内蒙古大学本科蒙古语言教学的系统化,科学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指导小组成员培养了现代蒙古语专业硕士生6名,独立指导培养中世纪蒙古语专业硕士生3名。
社会/学术团体兼职:中国蒙古语文学会理事长;中国翻译协会内蒙古分副会长;内蒙古自治区名词术语委员会副会长;内蒙古自治区标准语委员会副会长;国际蒙古学联合会委员。
从事工作及专长:
古蒙古语和蒙古语文文献
科研成果:
教学/科研/管理业绩成果:一、讲授过的课程与教材:(1)现代蒙古语——基础课;(2)“马克思主义语言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改写“语言学概论”,自编教材;(3)“中世纪蒙古语”;(4)“中古蒙古语”(主编)全国高校统编教材(1997年);(5)“蒙古语言学史略”(手稿);(6)“蒙古语规范化”(手稿)本科选修课;(7)“蒙古音韵考”(手稿)研究生选修课;(8)“蒙古秘史学”(手稿)研究生专题课;(9)“语言学概论”(手稿);(10)“蒙古国蒙古语语法”汉文20万字,1973年;(11)“蒙古国概论”汉文1973年。二、专著:(1)《蒙古语言的发展与规范》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1983年(蒙古文);(2)《蒙古语言研究》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1990年(蒙古文);(3)《蒙古译语词典》中央民族出版社出版,1995年,60万字;(4)《中古蒙古语》教材,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1997年;(5)《华夷译语》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1998年;(6)《蒙古学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的古蒙古语部分,2004年。三、译著:(1)毛选《矛盾论》、《实践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10几种单行本(汉译蒙古国语言文学)国家外文局出版,(1967年-1968年);(2)《蒙古语研究概况》蒙古国文译汉文。(蒙古语研究资料)杂志第一期(1975);(3)《蒙古人民共和国》书的序言,文献史料和研究著作概述(中册)蒙古国语译汉文,约4万字,(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筹备组印。1979年8月);(4)《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编)汉译蒙教材185万字,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1983年。四、论文共发表46篇,45篇是用蒙文写的,1篇是汉文的。五、获奖情况:(1)“论蒙古语元音,辅音及音节末辅音字母”(论文)1986年获中国蒙古语文学会优秀论文奖。内蒙古大学学报1985年第一期;(2)敬斋公与《三合便览》(论文)1989年10月获中国蒙古语文学会优秀论文奖。见《蒙古语文》杂志1989年第一、二期;(3)《再论蒙古人名及其文化》(论文)1996年12月中国蒙古语文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4)《蒙古语言研究》(专著)1993年4月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5)《蒙古译语词典》(专著)1996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7年内蒙古大学二等奖。同年获国家教育部二等奖;(6)《中古蒙古语》(教材)2000年1月获教育部少数民族高校教材二等奖;(7)《华夷译语》(专著)2000年获内蒙古自治区二等奖;(8)在内蒙古大学蒙古语系工作期间当选过优秀教师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2005年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授予“功勋教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