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达
研究领域-----
人类学的族群研究、彝族研究、藏族尔苏人研究
姓名:
巫达
来自:中国
出生:1967--
籍贯:四川甘洛
职称:教授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个人基本信息:
1989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1989年9月-1998年8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1994年起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彝语研究。1998年9月-2000年7月,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人类学哲学硕士。
工作与教学经历:1999年6月-8月,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做关于彝族语言、宗教和文化方面的田野调查。 2000年8月-2004年7月,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获人类学哲学博士,2003年10月-2004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助理研究员。2004年11月-2004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副研究员,2005年1月-2007年2月,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博士后研究员。2007年3月-2007年9月,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语言学系博士后研究员。2007年10月-2008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室工作。2008年5月-至今,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教授、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项目:1994-1995 《彝语方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97 《中国藏缅语计算机词汇库及其计量分析》,(承担彝语部分)获1997年度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成果二等奖。郑玉玲副教授主持。《彝语语法》(诺苏话)。与陈康合作。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合作项目:(1)1996-1998 彝语方言语法数据库、彝语方言词汇数据库、彝语方言词典。与德国学者合作项目。(2)1998-2000 彝族宗教、语言与彝族文化认同研究。四川省凉山州。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人类学硕士课程。(3)2000-2003 藏族尔苏人族群认同及其文化研究。四川省凉山州。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人类学博士课程。(4)2003-2004 藏缅语族语言形态句法研究。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题目。(5)2004-2006 景颇语功能词研究。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博士后研究题目。(6)2006-2007 彝语动词形态学研究。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语言学系博士后研究项目,系澳大利亚毅进长江亚洲学者资助项目。(7)2008-2009 网络虚拟社群与上海人认同建构研究,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
获奖情况:1999 “汉彝‘团结话’与彝汉双语教学”,获首届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6 Endeavour Australia Cheung Kong Awards 【毅进澳大利亚长江学者奖(澳大利亚教育部)
从事工作及专长:
人类学的族群研究、彝族研究、藏族尔苏人研究
科研成果:
1989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1989年9月-1998年8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1994年起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彝语研究。1998年9月-2000年7月,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人类学哲学硕士。
工作与教学经历:1999年6月-8月,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做关于彝族语言、宗教和文化方面的田野调查。 2000年8月-2004年7月,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获人类学哲学博士,2003年10月-2004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助理研究员。2004年11月-2004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副研究员,2005年1月-2007年2月,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博士后研究员。2007年3月-2007年9月,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语言学系博士后研究员。2007年10月-2008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室工作。2008年5月-至今,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教授、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项目:1994-1995 《彝语方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97 《中国藏缅语计算机词汇库及其计量分析》,(承担彝语部分)获1997年度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成果二等奖。郑玉玲副教授主持。《彝语语法》(诺苏话)。与陈康合作。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合作项目:(1)1996-1998 彝语方言语法数据库、彝语方言词汇数据库、彝语方言词典。与德国学者合作项目。(2)1998-2000 彝族宗教、语言与彝族文化认同研究。四川省凉山州。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人类学硕士课程。(3)2000-2003 藏族尔苏人族群认同及其文化研究。四川省凉山州。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人类学博士课程。(4)2003-2004 藏缅语族语言形态句法研究。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题目。(5)2004-2006 景颇语功能词研究。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博士后研究题目。(6)2006-2007 彝语动词形态学研究。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语言学系博士后研究项目,系澳大利亚毅进长江亚洲学者资助项目。(7)2008-2009 网络虚拟社群与上海人认同建构研究,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
获奖情况:1999 “汉彝‘团结话’与彝汉双语教学”,获首届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6 Endeavour Australia Cheung Kong Awards 【毅进澳大利亚长江学者奖(澳大利亚教育部)
学者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