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家学者
巫凌云
研究领域----- 傣族语文
姓名: 巫凌云
来自:中国
出生:1933—?
籍贯:浙江平阳县
职称:教授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教授

所在单位: 云南民族学院

个人基本信息: 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文系,同年转入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云南德宏傣语文专业学习。1956年毕业后长期在云南从事傣族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担任过傣语文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教授过“汉、傣语法比较”、“德宏傣文、泰国文语音比较”、“德宏傣文和缅傣文比较”、“西双版纳古傣文”、“德宏古傣文”等课程。1985年应邀赴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文学院从事傣、泰两种语言比较研究工作。他认为“台”语的支系很多,几乎遍及整个东南亚,只有对“台”语各方言及其文字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将古“百越”民族的研究引向深入,其中包括族源、语系和整个历史。1986年参加在泰国举行的兰那和西双版纳文化及继承的国际学术会议,宣读了《兰那傣文和西双版纳傣文的比较研究》一文,论证了泰北的“兰那文”无论从字形的结构上或者在语音系统上和西双版纳古傣文是同出一源。他还通过方言的材料对1833年在泰国素可泰发现的、曾经由西方和泰国本土学者解读的“兰甘亨碑铭”作了补正,写出《泰国兰甘亨碑铭释文补正》一文。

从事工作及专长: 傣族语文

科研成果: 已出版论著有:《西双版纳傣语文概况》(与张秋生合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0年)、《德宏傣语语法》(德宏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已发表论文有:《西双版纳古傣文塞音声母考》(《民族语文》1979年第4期)、《西双版纳傣文和老挝文同源词比较中声母差异》(《民族学报》1981年第1期)、《泰国甘兰亨碑铭释文补正》(《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西双版纳傣语和德宏傣语的声母和声调》(《清迈大学人文学报》泰国,1986年)、《兰那泰文和西双版纳傣文》(国际学术论文,《清迈大学学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zgmzy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