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吴超强
来自:中国
出生:1931--
籍贯:
职称:高级讲师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高级讲师
所在单位:
广西壮文学校
个人基本信息:
1956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语言专修科。广西壮文学校广西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原教务处主任,高级讲师。1956年7月在桂西壮族自治州壮文工作指导委员会翻译组工作,1957年7月至1973年5月在广西民族出版社编译室做壮文编译工作。在出版社这段时间,出版社的同志们编译了干部读本、农民读本的壮文教材及政治常识、科学常识、农业知识、其他读物、连环画等壮文图书。从1957年至1966年出版社编译出版了各类壮文图书400多种,一千多万册,这是全体出版社人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每位编译人员都投入一定的精神力量,发挥一定的才能智慧。但在那时候,出版社人员编译的图书,都没有落款编译者名字,无法统计个人编译的书籍。
1975年5月在广西民族干部学校(1975年成立,校址在广西壮文学校)任教。1980年,广西壮文学校恢复办学,它和广西民族干部学校(现在更名为广西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两个牌子同一个领导班子、一套教职员工办学,积极努力开办壮文干训班和学制为二年、四年的壮文中专班。起初,吴超强上壮语文、壮语音、壮语法,后来,专上壮语法。1984年12月任学校教务处副主任,1986年12月任主任。在积极认真完成教学和教务工作的同时,还努力搞教学研究编写教材和撰写论文。编写的教材有:壮文干训班教材《语法比较》(独编),壮文中专班教材《壮语词汇》(合作)、《壮语语法教材》(合作),民族师范壮语教材《语法》(合作);译作有:民族中学壮语教材《语文》(第二册,壮文,合作),《中国共产党章程》(壮文,单成本,1986年翻译出版,独译)。
1991年退休后,至1992年12月,学校返聘做校刊编辑工作,1993年3月至2003年7月,在广西武鸣县城东高中(民办)应聘任教。
1984年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2004年11月中国译协民族翻译委员会授予优秀翻译工作者荣誉证书,2005——2006学年度荣获广西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广西壮文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从事工作及专长:
壮语
科研成果:
撰写论文有:《汉语、壮语语法结构不同的比较》、《壮语动词DWK一词初探》、《壮语与壮族族源》、《壮族的尊称、谦称和昵称》、《沉积在壮语中的“社会投影”》、《浅谈壮语与壮族习俗特征》、《论推行壮文对繁荣壮族文化教育的作用》、《壮语地名初探》、《壮族姓氏村名初探》、《壮族的心理素质及思想风格初探》、《浅谈壮译汉的翻译技巧》、《浅谈壮语量词的作用》、《上古汉语与壮语对比研究》等;还撰写了《收看壮文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感想》、《感言于敢壮山歌圩》、《浓郁的壮文情结》、《广西壮文学校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与支持》等体会、感想及其他文章共30多篇,发表在报刊杂志和校刊《民族教苑》。《壮语趣谈》(罗滔、潘源洞、吴超强三人合写),共十二章,9•2万字,刊登在校刊《民族教苑》2006年总第15期。其中吴超强负责撰写三章:《创造壮文,伟大壮举》、《方块壮字,群众智能》、《壮语地名,文史丰富》。2006年,参加编写广西壮文学校史《光辉五十年》一书(50万多字)。
用壮文编写《壮语语法知识》25篇,连载于《广西民族报》。用壮文写散文:《Duzvaiz Gag Gangj》(水牛的自述)(原登在《三月三》1991年第6期,2006年又选编入《三月三》壮文版创刊20周年精选本);《Dwg Mwngz Loenghgveij》(是你捣鬼)(获优秀奖);《Bi Duzgaeq Gangj Gaeq》(鸡年讲鸡)等15篇壮文作品。从汉文翻译成壮文的文章:《Duzgoep Ndaw Cingj》(陷井之蛙);《Duz Manaez》(狼)、《Gyaeujngwz Caeuq Riengngwz》(蛇头与蛇尾);《Lawh Duzlawz Doz Fwnz》(替驴驮柴);《Rizdin Mui'ndaem》(黑熊的脚印)等5篇寓言文章。以上这些发表在《三月三》杂志和《广西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