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家学者
熊玉有
研究领域----- 苗族语言
姓名: 熊玉有
来自:中国
出生:1965--
籍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
职称:译审(正高)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译审

所在单位: 云南省民语委办公室

个人基本信息: 1985年9月至1989年6月在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专业学习;1989年9月至1992年6月在中央民族大学攻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并毕业。1992年7月至1999年4月在云南省民语委办公室调研科工作,任副科长;1999年5月至2003年11月在云南省民语委办公室秘书科工作,任秘书科负责人;2003年12月至现在,任云南省民语委办公室副主任。1995年8月任民族语文翻译专业翻译职务;1997年8月破格晋升民族语文翻译专业副译审技术职务;2002年8月破格晋升民族语文翻译专业译审技术职务,2010年4月单位聘为三级正高职务并荣获“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奖励。 熊玉有热爱民族语文事业,进入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语言学专业。毕业时被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即发表《国外苗族的教育之路》(民族教育,1989.1-2期)、《建立新生活的美国苗族》(译文,民族译丛,1989.2)、《法属圭亚那苗族生活的建立与发展》(民族工作,1990.1)、《国外苗族文字___兼正<苗语与世界语>一文之误》(贵州民族研究,1990.1)等翻译文章和论文。

从事工作及专长: 苗族语言

科研成果: 参加工作后,在做好行政工作同时,坚持抓好业务,各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先后发表《略谈苗族文字的历史发展___兼补<国外苗族的文字>一文》(1992.4)、《跨国苗语比较研究》(1993.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族语文工作》(1994.3)、《苗汉双语教学研究》(与人合作,1995)、《美法泰苗族人考察报告》(1996.2)、《美法泰苗语现状考察》(1996.2)、《老挝拉丁字母苗文的产生及传播》(1997.1-2)、《国外苗族的母语书面文学》(1997.3)、《“国际苗文”的形成和作用》(1998.3)、《谈谈我国跨境民族的语言文字问题》(1999.1)、《东南亚邻国民族语文政策述评》(2000.4)、《云南省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概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两会”精神,做好民族语文工作》(2005.8)、《国外苗族的汉语借词》(2006)、《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抢救保护现状与思考》(2009年)、《云南河口县桥头乡小打拉苗族村语言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10.3)等20多篇。翻译方面,先后翻译出版了《民族知识简明读本》、《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选译、《十四大报告》、《十五大报告》、《十六大报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小学《语文》教材、《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十七大报告》等。专著方面,出版有《苗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11)、《苗汉英对照学习旅游实用手册》(与人合作,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10)、《走进苗族蒙人》(与人合作,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7)等。作为主要执笔人,编写出版《苗文扫盲课本》、《云南民族文字概要》、《苗族机智故事选选》等书籍。这些成果,对促进民族语文学术交流和民族语文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此外,他还多次应聘为云南民族大学留学生上课,被省教育厅聘为民族文字教材审定组成员。 所编《苗文扫盲课本》获教育部民族文字教材三等奖;2010年10月荣获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zgmzy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