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家学者
许士仁
研究领域----- 苗文
姓名: 许士仁
来自:中国
出生:1926--
籍贯:贵州省凯里市
职称:副研究员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副研究员

所在单位: 黔东南州民委会

个人基本信息: 1949年7月毕业于榕江“国立贵州师范学校师范部”;1952年5月毕业于成都西南民族学院干训部;1957年7月毕业于北京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民族语言专修科(三年制)。先后在挂丁小学、台江县合作社、中央民族歌舞团创研室、贵州民族语文工作指导委员会、黔东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黔东南州民委会等单位教学和工作。副研究员。1989年退休。 曾先后进入西南民院、中央民院学习。1956年6月,参加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二工作队,深入西南苗族地区进行苗语调查,初步掌握了苗语中部方言第一手资料。 为了适应苗族人民群众学习苗文的需要,同其他同志一起投入苗语文编译研究工作。先后参与编印了《苗语农民课本》、《简明苗汉词典》以及一些简短的民间故事和科普读物。同时被派到贵州民院苗语专修班讲授苗语文课,培养了30多名首批苗文教师。 1958年秋,参加贵州省文联民间文学工作组,深入黔东南苗族地区搜集苗族民间文学资料。先后翻译整理了《阿荣和阿刚》、《青蛙后生》等十余首长篇叙事诗(约7000多行),分别入编《贵州民间文学资料》第五集和第十四集;同时还写有《苗家修路劲头足》、《高歌猛进笑哈哈》、《从一面没有文字的锦旗谈起》等诗文,分别在《山花》、《贵州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1959年2月,由于历史原因,离开工作,1963年5月,被遣返老家从事农业生产。

从事工作及专长: 苗文

科研成果: 1980年以后取得了较好成果:(1)1980年恢复苗文试验推行工作以后,省、州、县(市)先后举办了各种苗文师资培训班。作为苗语中部方言标准音点的专业人员,曾多次应邀参与教学工作,培养了数百名合格的苗文教师,推动了苗文试行工作的发展。(2)参与编译《苗汉词典》(任副主编,获全国图书二等奖)、《苗语课本》(1至5册)、《农作物栽培法》等书籍以及有关辅助读物。(3)先后写有《浅谈汉诗的苗译问题》(获贵州省译协优秀成果一等奖)、《从<南风>的几首译诗谈起》(获黔东南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苗族儿歌简述》(获黔东南州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苗族芦笙舞概述》(与人合作,五万多字)、《苗族芦笙词译介》等二十余篇论文。 (4)为了鼓励苗族学生努力学习苗文,特用苗文编创了许多苗文诗歌。诸如《栽棵苗文树》、《歌唱美丽的家乡》、《赞颂你们青年人》、《计划生育好》、《我们寨上有位好老师》等等,学生们都很喜闻乐诵。(5)为使苗族学生容易理解语文课上的一些汉诗汉词,特将《悯农》(李绅)、《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小小的船》(叶圣陶)、《画》(小学课本)等汉诗译成苗诗形式,颇受学生欢迎。(6)1989年退休后,自费编印《为民族民主事业奋斗的梁聚五先生》和《芳邻杂咏》两本小册子。前者叙述苗族知名爱国民主人士及学者梁聚五先生生平事迹;后者是为了庆祝自己的八十生日而编印的小诗集(苗文诗和汉文诗合集)。另译有《苗族传统情歌》书稿一本(4000多行)。 曾获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国家民委、中国翻译家协会分别授予全州先进工作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资深翻译家荣誉证书。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zgmzy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