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衔:
教授
所在单位:
广西师范学院
个人基本信息:
纳西族,云南丽江大研镇人,教授。1955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195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教育部语音研究班。1956年任广西教师进修学院教员,1962年任广西民族学院讲师,1982年任南宁师范学院副教授,1985年任广西师范学院教授。历任广西师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广西师范学院工会主席,广西师院党委委员,纪检会书记,副院长,院长。政协广西区委会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工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广西语文学会会长。
从事工作及专长:
少数民族语言
科研成果:
1964年在广西人民广播电台主持播讲“普通话广播讲座”。1982年,出席“第15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北京),发表论文《纳西语中的数量词》(载《民族语文》1983年第4期),1983年赴日本参加“第31届国际亚洲和北非人类科学会议”(东京-京都),发表论文《On the nasal twang of pre-old Chinese》(中文稿《关于上古汉语的鼻音韵尾问题》,载《中国语文》1984年4期),同年,赴美国参加第“第15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西雅图),发表论文《纳西语形容词的重叠形式》(载《语言研究》1984年2期),1985年8月赴泰国参加“第18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曼谷),发表论文《纳西语动词的时体式范畴》。
其他著作有:《中国文字改革能走拼音形声字的道路吗?》(载《中国语文》1955年6月号);《桂林语音》(载《中国语文》1964年6期);《桂林方言词汇》(载《方言》1982年2期);1984年撰写《现代汉语语音》,被北京人文函授大学采用作教材,发行全国;《广西的汉语方言》(合著,载《方言》1985年第3期);《现代汉语问答》(合著,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6年);《南宁话音档》(1997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广西通志•汉语方言志》(合著,1998年,广西人民出版社);《纳西语研究》(2004年,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曾荣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三次:(1)《论纳西语的音位系统》(刊于日本国立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Computational analyses of Asian and African languages》NO 22 March 1984)获1979-1984年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关于上古汉语的鼻音韵尾问题》获1984-1987年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3)《广西汉语方言地图》(合著)获1987-1990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其他著作有:《壮族人学习普通话问题》,《语言课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要素论》,《广西壮族文学史•太平天国部分》,《金田起义》,《布伯》,《日、美纪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