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家学者
伊不拉音•穆提义
研究领域----- 现代维吾尔语
姓名: 伊不拉音•穆提义
来自:中国
出生:1920--
籍贯:新疆吐鲁番县
职称:研究员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研究员

所在单位: 新疆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个人基本信息: 1937年毕业于苏联中亚大学行政法律系。建国后,在民族出版社任维文编辑室主任,主要从事毛泽东著作的翻译和出版工作。曾兼任北京大学东语系讲师。1977年起,在新疆维吾尔法自治区语文工作委员会工作,后在新疆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任副所长。从1937年开始,他便自修语言学,结合教学对现代维吾尔语正字法、语音、词法、句法以及修辞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编写教材,培养了新疆第一代的语言文学工作者和翻译人才。1978年以来,负责新疆社会科学院重点科研项目——将马赫穆德•喀什噶里写于11世纪的巨著《突厥语词典》翻译成维吾尔文出版,亲任主编。同时对马赫穆德•喀什噶里的家乡和生平进行调查,撰写了调查报告。《突厥语词典》维吾尔文译本,由于质量较高,在社会上得到好评,1986年在自治区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比大会上获特等奖。另外,他对回鹘文献《弥勒会见记》进行了探讨,并校审了现代维吾尔文译文。

从事工作及专长: 现代维吾尔语

科研成果: 已发表论文有:《古代丝绸之路在中亚地区的三个重要民族及其语言》(《新疆史学》1980年第1期)、《维吾尔古代翻译家僧古萨里评述》(《新疆社会科学院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2年)、《我国的突厥语言及其研究现状》(《突厥语研究会论文集》,民族出版社1983年)、《关于马赫穆德•喀什噶里家乡、生平、墓地的调查报告》(维文,与米尔苏里唐合写,《塔里木》1984年第3期)、《关于〈突厥语词典〉主要语言—哈喀尼耶语》(维文,《语言与翻译》1985年)、《翻译理论简述》(维文,《翻译研究》,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等。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zgmzy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