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家学者
喻世长
研究领域----- 贵州地区少数民族语言、蒙古-通古斯、朝鲜语
姓名: 喻世长
来自:中国
出生:1916—1999
籍贯:天津市宝坻县
职称:研究员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研究员

所在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个人基本信息: 。参加过中国语言学会(任理事)、中国蒙古语文学会(任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任常务理事)、中国音韵学研究会(任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市语言学会语言理论研究会。1943年毕业于辅仁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大学时受业于沈兼士、周祖谟、陈宗达等知名学者。1948年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语音乐律实验室助教,接受罗常培教授分配的任务,整理已故学者白涤洲在三十年代调查的陕西中部方言材料,用方言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撰写出《关中方音调查报告》。1950年作为中央访问团成员赴贵州调查语言。当年成为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在贵州调查过布依、仡佬、侗、佯僙、苗等语言。1956年任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和国家组织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普查第二工作队队长,指导布依语、侗语调查和布壮文字联盟、创制侗文的工作。撰写出《布依语语法研究》、《布依语调查报告》(主要撰稿人)两部著作,详细、系统描写了布依语的语法结构和方言土语的情况。1959年转任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蒙古-通古斯、朝鲜语研究组组长,主持《蒙古语方言调查报告》和《少数民族语言简志》的编写工作,也指导过《朝鲜语方言调查报告》,亲自撰写了《论蒙古语族的形成和发展》一书,提出:共同蒙古语是经过多次分化,并接受其他语言的影响才演变为现代九种语言的观点。他联系汉语音韵学写成《蒙古秘史中圆唇元音的汉字表示法》、《应该重视语言互相影响的研究》,论述了语言史研究应该联系文化史研究。在《元音和谐中的三足鼎立现象》一文则认为语言描写应该深入揭示语言类型特点,历史比较研究和类型学研究应该并重。《用谐声关系拟测上古声母系统》、《邪-喻相同和动-名相转》 等关于汉语音韵学的文章,提出了自己的拟音系统。

从事工作及专长: 贵州地区少数民族语言、蒙古-通古斯、朝鲜语

科研成果: 1948年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语音乐律实验室助教,接受罗常培教授分配的任务,整理已故学者白涤洲在三十年代调查的陕西中部方言材料,用方言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撰写出《关中方音调查报告》。1956年任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和国家组织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普查第二工作队队长,指导布依语、侗语调查和布壮文字联盟、创制侗文的工作。撰写出《布依语语法研究》、《布依语调查报告》(主要撰稿人)两部著作,详细、系统描写了布依语的语法结构和方言土语的情况。1959年转任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蒙古-通古斯、朝鲜语研究组组长,主持《蒙古语方言调查报告》和《少数民族语言简志》的编写工作,也指导过《朝鲜语方言调查报告》,亲自撰写了《论蒙古语族的形成和发展》一书,提出:共同蒙古语是经过多次分化,并接受其他语言的影响才演变为现代九种语言的观点。他联系汉语音韵学写成《蒙古秘史中圆唇元音的汉字表示法》、《应该重视语言互相影响的研究》,论述了语言史研究应该联系文化史研究。在《元音和谐中的三足鼎立现象》一文则认为语言描写应该深入揭示语言类型特点,历史比较研究和类型学研究应该并重。《用谐声关系拟测上古声母系统》、《邪-喻相同和动-名相转》 等关于汉语音韵学的文章,提出了自己的拟音系统。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zgmzy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