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家学者
陈乃雄
研究领域----- 蒙古语族语言等
姓名: 陈乃雄
来自:中国
出生:1933--2002
籍贯:上海
职称:教授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教授、研究生导师

所在单位: 内蒙古大学

个人基本信息: 1956年大学毕业,在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语言调查队,到甘肃、青海调查保安语。1959年调内蒙古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从事蒙古语族语言及契丹文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早年从事过文学翻译,出版过若干翻译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民间文学。对蒙古文翻译成汉文的技巧和理论深有体会。对中蒙两国以及蒙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1986年获中国作家协会内蒙古分会颁发的荣誉证书。

从事工作及专长: 蒙古语族语言等

科研成果: 陈乃雄研究的领域较广,除了蒙古语族语言以外,还参加其他语言的研究,如与陈宗振合编了《维蒙汉三合词汇》、《我国蒙古、突厥两语族语言500常用词对照表》。1980年以后,调查了“五屯话”,认为五屯话是以汉语为基础,受到藏语(或许还有保安语)强烈的影响发展而来的语言,是作为“混合语”的典型。这个实例被一些语言学家所承认,把它作为“混合语”的典型例子引用。日本国立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约请陈乃雄编纂了《五屯话词汇》,1986年第31辑的《亚非语言文化研究》上发表该书3万言的代序《关于五屯话》。1981年在中国语言学会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发表了《〈河西译语〉中的阿尔泰语言成分》。《河西译语》所记载的很可能是一种党项族的语言。发现该书有一些词语与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同源或读音相近。作者认为,《河西译语》“展示了远在数百年前好几种语言相互影响的结果造成的复杂的语言现象。”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与清格尔泰、刘凤翥等合作研究契丹文字,他们的《关于契丹小字研究》引起学术界的重视,1985年出版了《契丹小字研究》,获得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出版的著作有:《蒙文初程》、《蒙文入门》、《蒙汉辞典》(集体编著)、《蒙文同形词》、《保安语词汇》、《蒙文自学》、《保安语和蒙古语》、《蒙汉、汉蒙对照政治经济学词汇集》、《保安语话语材料》,并参加集体著作《契丹小字研究》。已发表的论文有:《蒙古语的格及其在汉语中的表达方法》、《五屯话初探》、《蒙古亲属语言的祈使式动词》、《〈河西译语〉中的阿尔泰语言成分》、《我国蒙古语族语言研究概况》等多篇。

学者风采: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zgmzy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