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陈其光
来自:中国
出生:1926--
籍贯:湖南沅江
职称:教授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教授、研究生导师
所在单位:
中央民族学院
个人基本信息:
1945年沅江县立简易乡村师范毕业,教小学一年后升学。1950年考入湖南大学。1951年5月调入中央民族学院学习。1953年中央民族学院苗语专业毕业,接着转入语言学研究生班学习。1956年研究生毕业,参加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二工作队调查苗瑶语。1960年回到中央民族学院任教。1986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退休。退休后接受返聘授课、指导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也为其他单位授课、评审学术成果。
讲授过的课程有:语言学概论、语音学、语言调查、语言学史、语言理论与研究方法、语言与文化、文字学、汉字学、基础汉语、现代汉语、汉语音韵学、汉语史、中国语文概要、汉藏语概论、苗瑶语研究、苗瑶语历史比较、语言与民族。
调查过的语言中,民族语有苗语(湖南、贵州、广西、云南、四川)、布努语(广西、贵州)、巴哼语(贵州、广西、湖南)、勉语(广西、湖南、海南)、畲语(广东)、炯奈语(广西)、巴那语(湖南)、优诺语(广西)、仡佬语(贵州、广西、云南)、拉基语(云南)、普标语(云南)、侗语(广西、湖南)、五色话(广西)、东乡语(甘肃)、保安语(甘肃)、土族语(青海)、撒拉语(青海),汉语方言有酸汤话(贵州)、乡话(湘西)、五岭话(湘南、桂东)、懋家话(湖南)、河州话(甘肃、青海)。调查过的文字有女字(湖南)、注音字母苗文(贵州)、消经(甘肃)。
1987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88年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1989年获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1993年获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4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获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9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
从事工作及专长:
苗瑶语、语言关系
科研成果:
研究领域早期是苗瑶语,后来扩大到语言关系、女书。发表的著作可分三类。第一类专著,有《中国语文概要》、《语言调查》、《汉语苗瑶语比较研究》、《女汉字典》四种,字数共120万。第二类合著,有《基础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女书集成》、《永明女书》四种,字数共222万。第三类论文,有《苗瑶语入声的发展》、《古苗瑶语鼻冠闭塞音声母在现代方言中反映形式的类型》、《苗瑶语浊声母的演变》、《苗瑶语鼻音韵尾的演变》、《论语言功能的发展》、《语言间的区域特征》、《华南一些语言的清浊对转》、《汉字的借用与派生》、《苗瑶语前缀》、《语言文字和民族》、《音位标音的几种选择》、《汉藏语声调探源》、《汉语源流设想》、《民族语对中古浊声母演变的影响》、《借词三论》、《女字的形音义源》等64篇(其中六篇与人合著),字数共10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