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阿平
研究领域-----
满学、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满-通古斯语言文化关系、文化语言学、民族学人类学
姓名:
赵阿平
来自:中国
出生:1955--
籍贯:
职称:教授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
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
个人基本信息:
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史学学士学位,现任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所长、《满语研究》杂志主编。主要社会兼职:国际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阿尔泰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俗语言学会副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日本学术振兴会特聘教授,黑龙江省满-通古斯语学会理事长,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文化产业项目评审委员会专家,黑龙江省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大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委员。
赵阿平多年从事满学、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满-通古斯语言文化关系、文化语言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教学及办刊工作。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主办学术期刊、学术交流等各方面成绩显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多项,主办、联合主办国际学术会多次。
学科建设发展 满学学科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要学科,亦是我国居国际领先地位的学科。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创了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研究新方向,将满语研究与历史学、文化学、人类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密切结合,拓展了该学科研究的道路。经赵阿平所长提议,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于1999年整建制迁入黑龙江大学,并组建成立了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2000年设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硕士学位点,2005年开始招收培养本科生;2007年设博士生培养方向开始招生,该学科为黑龙江大学重点学科、黑龙江省重点学科;该中心为黑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
学术研究交流 多年来主要从事满学、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满-通古斯语言文化关系、人类文化语言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成果丰硕。将语言学与历史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相结合,拓展了满—通古斯诸族语言文化发展研究的领域范围。
主持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合作主持国际合作项目6项;主持省级社科基金项目6项;主办、联合主办国际学术会议6次;多次应邀赴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进行学术研究、讲学、交流考察等。
培养后备人才 以各种方式指导培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后继人才。1982—2008年进行中国史、清史、世界史、中国教育史、满语、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满-通古斯语言文化关系、文化语言学、民族学等教学,指导、培养国内外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生及年轻科研人员等各类后继人才。同时培养了学术与编辑业务兼通的《满语研究》期刊编辑专业人才。
2000年设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硕士学位点,面向国内外招生;2005年开始招收培养本科生;2007年设博士生培养方向(汉语言文化与满族语言文化关系、汉语言与北方民族语言比较);2001—2005年日本北海道大学、美国康乃尔大学语言文化学博士研究生前来留学求教指导。
主办学术期刊 主编《满语研究》期刊19年,该刊创办于1985年,是国内外惟一专门研究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的学术性期刊,被评为全国民族学类、民族语言类核心期刊以及黑龙江省社科一级刊物。2002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3年评为第二届中国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4年评为北方八省市优秀期刊;2005年荣获黑龙江省出版精品工程奖;2006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赵阿平个人共获省级期刊优秀文章编辑一等奖8项;省级期刊装帧设计二等奖2项;省级优秀编辑奖4项。
从事工作及专长:
满学、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满-通古斯语言文化关系、文化语言学、民族学人类学
科研成果:
已出版专著有:《满语研究通论》(合作)、《黑龙江现代满语研究》(合作)、《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主编《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文库》丛书11部。编著 :《满-通古斯语言与文化研究》、《满-通古斯诸语与相关语言比较研究》2部。 在学术论文方面,以英文、俄文、汉文在国外刊物和国内刊物发表的主要论文有:《论满语词汇的特点》、《满语语义文化内涵探析》、《满-通古斯语言与萨满文化》、《中国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及发展》、《满族语言文化教学方略》、《满语、赫哲语使用变化过程及濒危原因》、《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的人类学价值及发展》、《On the Research and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Manchu-Tungusic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China》等80多篇。共获省级以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15项。
学者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