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毛草
研究领域-----
汉藏语,藏缅语,藏语言及文化
姓名:
周毛草
来自:中国
出生:1966--
籍贯: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
职称:副研究员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副研究员
所在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个人基本信息:
1989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现西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读大学本科,1989年6月获“文学”学士学位,1990年9月—1993年6月,在该系读“藏语方言”专业研究生,1993年6月获“语言学”硕士学位,同年6月底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工作。研究领域:汉藏语,藏缅语,藏语言及文化。曾赴荷兰莱顿对荷兰皇家科学院下属的国际亚洲学研究院、荷兰莱顿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访问,曾多次参加在法国、香港、台湾、厦门、广州、内蒙等地的学术讨论会。
在致力于语言研究的同时也向文化研究拓展,认为语言研究在充分讨论语言的结构或类型的同时,也应揭示蕴含其中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
从事工作及专长:
汉藏语,藏缅语,藏语言及文化
科研成果:
从事研究工作以来,曾参加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新发现语言研究”《柔若语研究》,已出版;独立调查完成所重点课题《玛曲藏语研究》,已出版;参加中美国际合作项目《藏英新词词典》;参加中荷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境外汉藏语系语料库研究》;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语大规模真实文本语料库研究》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A类、B类课题《语言接触研究》、《中国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史》等,独立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语比较语法》。主要研究成果:《玛曲藏语研究》,获2006年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优秀成果专著类二等奖;获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一届汉藏语言学奖二等奖;《柔若语研究》(合著)。
已发表论文:《藏语的行为动词和行为结果动词》、《藏语方言时态助词研究》、《藏语复合数词中的连接成分》(获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优秀成果“三等奖”)、《安多藏语玛曲话动词的名物化》、《藏语藻饰词中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藏语指示代词的认知特征》、《藏语词句中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藏语文政策与实施状况探讨》、《藏语安多方言与卫藏方言中部分结构助词的比较》、《藏语社区的语言法规及其实践》、《拉萨话与夏河话疑问语气助词比较、《藏语安多方言与卫藏方言两种格标记的比较》、《从语言视角看藏族伦理道德观的精神价值》、《中国藏语文的使用和发展》、《藏语语篇衔接手段初探》、《从语言视角看藏语vgel等的文化价值》(合著)、《藏语词语ABAC、ABCB、ABCD型的语义特点》、《藏语新词术语的使用和发展》、《安多藏语代词》、《藏语大规模真实文本语料库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合作,2001年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