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家学者
刀洁
研究领域----- 傣语
姓名: 刀洁
来自:中国
出生:1965--
籍贯:云南
职称:教授
地址: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教授、硕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

个人基本信息: 1989年7月毕业于云南民族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在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师从巫凌云教授攻读硕士,获文学硕士学位;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在天津南开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师从马庆株教授攻读博士,获文学博士学位;2003年10月,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师从合作导师孙宏开研究员从事语言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4月出站,获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颁发的“博士后证书”。1996年11月晋升为讲师;2002年8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6年10月晋升为教授。

从事工作及专长: 傣语

科研成果: 主要学术成果 在国家级、省级等出版社公开出版了相关专业的学术著作,并在国家级、省级等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共约100万字。 (一)著作 在北京民族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了《布芒语研究》、《守望国境线上的家园——金平傣族的社会文化》、《开远市壮族传统文化及其现代适应》等学术著作3部。其中:《布芒语研究》于2006年9月由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0万字。该书系作者的博士后出站报告,描写了我国云南省南部新发现的一种语言,该语言的使用者为自称“布芒”的傣族,仅有人口200余人。书中着重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描写,并通过与南亚语系、汉藏语系等相关语言的比较之后,提出了该语言属于南亚语系语言的观点。该观点得到了同行专家的认同。 《守望国境线上的家园——金平傣族的社会文化》于2007年9月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6万字。该书系作者与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和少英教授合著的一部著作,书中对云南中越边境人口只有一万多人的特有族群——金平傣族的社会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微观研究。金平傣族不信仰小乘佛教,其语言文字独特,与西双版纳、德宏等地的傣族有着不尽相同的文化特色。书中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了这些文化特色,为研究傣族文化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材料。 《开远市壮族传统文化及其现代适应》于2010年8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9万字。该书系开远市委书记李存贵策划、云南大学教授李子贤主编的“开远市世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其现代适应研究丛书”之一,由作者与云南大学李道和教授合作完成。书中着重对世居开远市的三个壮族支系即土佬人、侬人和沙人的历史文化与传统习俗进行了研究,对其传统生计模式的变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生计模式的现代转型进行了探讨。 (二)论文 在《民族语文》、《语言科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天津大学学报》、《思想战线》、《云南社会科学》、《云南民族大学学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公开发表关于语言、文化方面的学术论文,主要有《金平傣语概况》、《布芒语概况》、《傣语多项定语的体词向心结构》、《英语傣语定中结构对比研究》、《傣语歧义结构分析》、《金平傣族的巫文化与心理治疗》、《金平傣族的民间信仰探析》、《金平傣语语音的演变》等30余篇。其中,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上发表的论文《金平傣族的民间信仰探析》一文,于2010年获得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课题项目 主持并参与完成了课题项目多项,主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大开发与文化多元化研究——西部大开发与云南跨境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新发现语言研究”;云南社科基金项目“云南跨境民族地区濒危语言的现状调查研究——以傣族地区为例” ,“红河州金平跨境民族文化发展研究”;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合作项目“云南省特殊族群调查研究”;中国云南民族大学与韩国大真大学暨国家电视台(KBS)合作拍摄的“云南民族文化”系列电视片;中国云南民族大学与日本国立民俗博物馆合作的“关于人和自然共存的研究”等。此外,在学术交流方面,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曾到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履职期间,曾被评为“优秀教师”、“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等。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zgmzyyx@163.com